第一場,舉重。
這是一場表演性質的比賽,也可以算作一場才藝展示。
主辦方希望各個選手都能展示自身的力量,不要有什麼保留,觀眾下注時也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標準。
可各個選手的積極性不高,大家想留著力氣扳手腕。
坂田宣佈,舉重第一名獎勵500美元,第二名300美元,第三名100美元。
大家一聽頓時激動了,五百美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。
85年美聯國GDP才4.3萬億,人均年收入17510美元,百分之四十的人都在一萬美元以下,華夏人均年收入290美元,六成人在這個水平以下。
如果能奪得第一,再用這筆錢下注?
哈哈,賺美了!
參賽選手們不打算再保留實力,一個個摩拳擦掌,蠢蠢欲動。
坂田拍了拍手,有人在酒吧的地板上鋪了一層橡膠,又抬來一架槓鈴,和各種重量的槓鈴片。
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,如果選手能舉100公斤,卻想著保留實力,只舉了80,後面被人超過了,沒有重來的機會。
這不是奧運會。
這條規定一出,很多準備見風使舵的人都熄了心思,打算拿出真正的實力。
接下來主辦方派出女郎們登記各個選手上報的重量。
這種事就跟現場投標拍賣一樣,一錘子買賣。
“顧兄弟,你報多少?”郎春問道。
顧猛想了一下,自己雙手的力氣大,可在舉重上沒有多少優勢,他沒有專門練過舉重,因為練習舉重需要不斷地激發身體的潛能,對身體器官造成一定的壓迫性損傷,不利於個人養生。
平時練習用的槓鈴都在80公斤左右,訓練強度不是太大,身體完全能抗住。
他嘗試過舉重,最好的挺舉成績在180公斤,這個成績不算太高,以自己的體重級別,比去年洛杉磯奧運會77公斤級別的舉重冠軍的成績少了十多公斤,奧運會90公斤級別的冠軍更是舉了220公斤。
這次比賽不論體重級別,只講實力。
“我報150吧!”
郎春愣了一下,“公斤?”
“廢話不是,班長的力量超乎你的想象!”張靜安笑道。
郎春滿臉苦笑,“我只能舉起80公斤,還有必要上去獻醜嗎?”
“去吧,比賽比的是扳手腕,不是舉重,不要那麼早放棄,嘗試一下吧!”
郎春咬著牙報了85公斤。
七十二份資料上交之後,主辦方開始叫號上臺表演。
“52號!”
每個選手都有號碼牌,顧猛是12號,郎春是67號,這應該是報名的先後順序。
52號是第一個上臺的人,一個身體較壯實的外國留學生,他填報了60公斤。
52號順利地舉起了60槓鈴,興奮地在臺上大喊大叫,來了一個後空翻,他的同伴們也在大聲地喝彩。
在觀眾們的掌聲中,52號昂著頭,得意洋洋地回到了卡座。
可高興了沒兩分鐘,52號就黑了臉。
因為第二個上臺的人報了62公斤,第三第四...第二十二個上臺的人,後面上臺的人填報的數字都超過或者等於前一個選手,上臺的順序是從小到大安排的。
大家明白了主辦方的目的,要是顧猛這樣的選手提前上了場,別的選手就沒有了上去的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