謙修和如飛立即否定了王大寶的提議,真當下墓是鬧著玩呢?保護黃所長和安如意,兩人就已經感覺壓力山大,更別提再帶一個人。
次日上午十點多,五人齊聚山莊內古墓入口。黃所長興奮中帶著期待,迫不及待就要一馬當先進入古墓。在謙修的諄諄告誡中,這位知識分子才聽從安排。五人進入古墓的隊形依次為,謙修開道、王大寶第二、黃所長居中、接著安如意、柳如飛斷後。
時間不大,帶著裝備的眾人就來到了墓門前。黃所長看著九宮圖暗鎖,心中對前人的智慧欽佩不已!謙修見到法陣完好,隨即帶領眾人進入墓道。
墓道中,七零八落的利箭強弩依然散落在地。為了保險起見,謙修單獨先過。眾人見並沒有突發情況,才跟隨他的腳步快速透過。
一會的功夫,眾人就來到了暗門處。謙修使勁的跺動地面,可暗門卻毫無動靜。折騰了一會,見暗門確實打不開,如飛說道:“謙修,想必是墓主人發現我們昨天闖入,主動毀壞了暗門的機關。”
“應該是這樣,那我們怎麼辦?”謙修此時,竟有點想念金老大。憑他豐富的盜墓經驗,就是走右側通道,眾人心中也多少有點底。
王大寶這貨慫恿道:“難道沒有張屠夫,就得吃帶毛豬!我們自己走右側通道。”
黃所長考慮了一會說道:“按照謙修和如飛的描述,右側通道內應該不會出現飛弩陷坑之類的機關。因為那些宮女太監之類的鬼屍,亦要天天來回走動。”
謙修考慮了一會,覺得黃所長言之有理,遂帶領眾人折返回來,進入右面通道。但他的心中卻像十五個吊桶打水(七上八下)一般。
未知的危險才是真的危險!但箭在弦上又不得不發!
右側通道明顯窄於主墓道,黃所長比較懂行說這叫甬道。一般的古墓中只要甬道出現,主墓室就不會太遠了,因為甬道是起到連線墓道和墓室的作用。但在這個咸豐墓內,具體什麼情況不得而知。
狹窄的甬道內,沒有了長明燈的照明。在甬道穹頂每隔不遠的地方,就會有一個發光的物體發出昏暗的光亮。微弱的發光物把幾個人的身影拉長,整個甬道內似鬼影嚯嚯,平添了幾分詭異恐怖的氣息。
眾人亦步亦趨的向著甬道深處行進。謹慎的謙修,要求大家和他保持著一定的距離。又行進了幾百米,在甬道前方的不遠處,似乎有兩間耳室,忽然出現在他的視線中。再前方,則是一堵厚重的牆壁,擋住了眾人的去路。
謙修向後方眾人傳達了耳室的訊息,黃所長頓時搖著頭說道:“這個墓內真是令人匪夷所思!還沒有見到主室,竟然出現了耳室。真是不能以常理推斷。”
王大寶不明所以,立即問道:“黃所長,耳室是幹什麼用的?”
“耳室,古墓中主室左右兩邊的房間。一般用來放置,墓主人生前比較喜歡的用品以及陪葬品。”黃所長解釋道。
王大寶聽聞耳室的作用,立即雙眼放光,樂呵呵的跑向謙修。抱著發財夢的他,急不可耐的闖進右面耳室。謙修見他如此莽撞,立即大喊道:“大寶,小心有危險!快回來。”
站在耳室門口的王大寶,竟似充耳不聞一樣一動不動。謙修無奈之下只好走上前去,和大寶站在一起向耳室內看去。二人頓時被眼前的景象所驚呆!
入眼處,昏暗的光線映照之下,竟有成百上千個活人站在耳室內。兩人大著膽子走近細看,那些活人竟是一行行一排排,描紅畫綠神態各異的紙人靠牆而站。
大寶又急忙轉向左面耳室,左面耳室內,情形差不多。唯一不同的是,那些紙人竟是大清兵勇。清一色的清朝兵服加身,手裡還拿著紙糊的武器。
“真他媽晦氣!沒有寶貝也就算了,怎麼還弄這群東西嚇唬人?”王大寶掃興的說道。
紙人,也稱紙紮人。其實是中國喪葬文化的一道風景,更是從古至今的一種傳承。在國內的喪葬文化中,紙人一般隨同紙牛紙馬或紙轎出現在一起,是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在民間,紙紮人的講究也是非常多的。女死要用紙牛,男死則是紙馬。而在顏色方面,童男得用紅色,童女必須是綠色,這就是所謂的紅男綠女……
而且在工匠們糊紙人的時候,一直遵循著一個非常詭異的規矩。那就是,在紙人糊好的時候,一定不能畫上眼睛。必須要等到焚燒它們以前,用針扎破眼睛的位置。據傳,高階工匠製作的紙紮都是具有靈性的。紙馬可夜行千里、紙轎可引魂過關、童男童女可陰間指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