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到對岸安靜如此,南唐軍分明沒有防備,一個將領大聲朝著柴榮說道:“陛下,看來李景進上當了。”
那將領的話音一落,突然間,對岸一陣急促的軍鼓聲,同時也不知是誰一聲呼喝,猛然的,西嶼渡口火光大作,於北周眾人一凜間,只見黑壓壓的一排排軍卒出現在西嶼渡口,同時出現的,還有位於渡口兩側延綿不絕,幾乎看不到邊的水軍。
這些水軍一亮相,所有北周君臣都是臉色一白:這一眼看不到邊的水軍,少說也有十萬。而站在最中間那條最高的船隻上的,可不正是李景進?慘了,他們陷入李景進的包圍圈了!
一時之間,北周君臣臉白如土,柴榮的身後,一個將領顫聲低語道:“莫非天意要亡我?”
自柴榮起事以來,他一直順風順水,這還是第一次,他清楚的感覺到“天要亡我”這四個字。
因為太過絕望,北周軍上下安靜如雞,所有人白著臉看向柴榮,一些將領和士卒已漲紅了臉,所有人都在想著:大丈夫馬革裹屍本是尋常事,大不了這次交待了去!
柴榮也萬萬沒有想到,自己原以為萬無一失的計策,竟然是這樣的結果。他先是一呆,轉眼,柴榮放聲大笑起來。
他聲音天生渾厚,在河風中遠遠吹盪開來。轉過頭,柴榮看向駛到了他正對面的李景進,高聲說道:“太子殿下果然好算計!只是不知,殿下是從何得知朕要進攻的是西嶼渡?”他這個天生有王者氣概,饒是陷入平生以來最不利的局面,這時也豪氣沖天。
勝利在望,眼看眼前這個一代雄主就要被自己親手擒殺,李景進是意氣風發。聞言,他哈哈一笑,大聲回道:“李某遍觀陛下平生所為,知道陛下生平最喜歡大開大闔,而我五處關卡,能讓陛下痛快一戰的只有西嶼渡和關胡渡。”
柴榮明白了。他重重地按著腰間的佩劍,嗖的一聲,他拔出佩劍,說道:“技不如人,我柴榮心服口服。既然如此,今日便與太子殿下決一死戰!”
柴榮的聲音一落,他身後的七萬北周軍,齊刷刷的舉起手中的兵器高呼起來,“決一死戰!決一死戰!”
眾南唐人被這驚天動地的齊喝聲嚇得向後退了一步,有一個將領甚至差點摔倒在地。
眼見到了這個地步這些北周人還如此齊心,如此毫不猶豫的願為柴榮效死,李景進身後,一個老將感慨地說道:“世人都說柴榮極得人心,看來此言不妄啊。”
李景進聞言冷笑起來,他冷聲說道:“柴榮名聲最大,也將是我的墊腳石!”眾南唐將領聞言,齊齊高聲呼道:“太子殿下萬福齊天!”
“萬福齊天”這樣的話,從來都是稱呼一代帝王。聽到將領們的高呼聲,李景進哈哈大笑起來,晨風中,他意氣風發之至,直覺得自己這一生,從來沒有如此刻這麼痛快,這麼得意過。
李景進想,這只是開始,今天只是一切輝煌的開始!
晨風中,李景進得意非凡,北周君臣決心死戰,一時之間,連湖風都帶上了幾分嗚咽。
就在這時,突然的,南唐軍中有人驚咦出聲,而隨著那聲音響起,越來越多的人回頭朝下游方向看去。
南唐眾將也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去,這一看,他們齊刷刷變了臉色。
在李景進刷的沉下臉中,只見江天的盡頭,出現了一條又一條,一直延綿到了天盡頭的大船。這些大船遮天蔽日,直是一眼看不到盡頭。
這時,北周也有人發現了這些大船,在一陣鼓譟聲中,那遠處而來的浩蕩船隊,終於出現在所有人的視野中。
看清楚這支神來之筆一樣的船隊旗幟後,柴榮先是一怔,轉眼他哈哈大笑起來。笑聲中,柴榮高聲說道:“李景進,看來這一次你要不了我柴某的性命了!”
原來,那支船隊上,高高飄揚的旗幟上,清楚的寫著一個“崔”字,再看那船隊的式樣和士卒的打扮,分明是吳越軍所有。所有人都知道,博陵崔子軒在吳越生活多年,與吳越國主乃是好友。只怕,眼前船隊,是崔子軒從吳越借得水軍前來了。
於眾人的猜測中,那支船隊越來越近,漸漸的,獨屬於博陵崔氏的旗幟,連同吳越軍的旗幟並列一起,清晰的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。望著這一支足有五萬的吳越水軍,李景進臉色一青,而他的身後,眾南唐將領已是同時打起了退堂鼓!
眼見李景臉色青紫,柴榮大笑著說道:“李景進,這是天不滅我柴榮啊。”在李景進的猶疑中,他又叫道:“如今你我軍力相當,便是打起來也是兩敗俱傷,不如彼此退兵回營,太子殿下以為如何?”
李景進很不甘心!
可再不甘心他也無法可施,而且,隨著那支船隊越來越近,崔子軒那張讓他厭惡的臉已清晰可見。
咬一咬牙,李景進暴然喝道:“我們撤!”聲音一落,南唐軍中旗幟飛揚,眾船開始駛動。
崔子軒自然是聰明人,南唐船隊一動,他馬上旗幟一揮,命令船隊停止前進。
不一會功夫,南唐眾軍便漸漸從眾人的眼前撤去,當他們消失在西嶼渡口時,北周軍中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聲,柴榮也是拭了一把冷汗後,哈哈大笑起來。大笑聲中,柴榮的船隻朝著崔子軒的船隊迎去。後面,趙匡胤等人也是由衷的露出了笑容,說道:“這崔子軒還真是來得及時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