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浮宮展館門口。
大量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媒體記者已經全部抵達。
四周的警衛也是嚴陣以待。
乍一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戛納影視頒獎典禮。
也在全球矚目的鑑定會即將開啟之前,盧浮宮博物館內,一個負責人詢問起館長。
“館長,為什麼我們要答應那個華裔商人?把盧浮宮展廳門口租賃給對方用來鑑定?”
當這個負責人說完時,館長很冷靜的問了一個問題。
“你知道他們給了多少歐元嗎?”
“多少?”
“三百萬歐元!”館長說出了價格。
“嘶。”聽到三百萬歐元這個價格,負責人倒吸了一口涼氣,然後沉默了。
盧浮宮一年的收入大概在八千萬歐元,算下來平均每個月的收入時七百多萬歐元。
在這個收入之下,人家只是租賃幾個小時就支付你半個月的門票收入,在這個情況下,只要腦子沒有問題的人都會答應。
再加上【華裔商人收到第二幅蒙娜麗莎】的新聞已經火爆全球,如果對方在盧浮宮召開鑑定會的話,那不管結局如何,他們盧浮宮的熱度也會水漲船高起來。
因此,館長沒有拒絕的理由。
至於結局?說實話,他壓根就不信,如果不是考慮到利弊的話,他連來都不願意來。
時間很快來到中午十一點四十。
此時,全國所有受到邀請的媒體全部到齊,整個盧浮宮從裡到外已經架滿了攝像頭。
在這一架架攝像頭後面也藏著數不甚數的網友。
根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正在觀看此次鑑定大會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四千萬,而這個資料依舊在瘋狂的攀升,可以說,如果等到正式鑑定的話,估計線上觀看人數要突破上億。
而在這個恐怖的流量下,那些享譽國際的鑑定大師也乘坐專車抵達到了盧浮宮門口。
幾乎每個專家下車的時候,周圍無數記者都會把專家圍起來,然後一個個詢問各種問題。
問題雖然五花八門,但歸納成一點就是。
“您覺得這世界上真的會有第二幅蒙娜麗莎的微笑嗎?”
對於這個問題,受邀而來的專家們分成了三類人。
第一類人是中立派。
他們的回答含糊其辭,大抵的意思就是,在沒有看到畫之前不給任何回答。
第二類人是反對派。
他們的回答很堅決,不可能,絕對不可能,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出現第二幅蒙娜麗莎的微笑。
至於這第三類人則是相信派,只不過站這個派的專家很少,全球雲集而來的一百三十位專家,只有六個專家站這個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