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何不可,我就是在皇帝的龍椅下明目張膽開個洞穴,他也不敢說什麼,因為我是他玄祖。”
暈,狂暈,王曉真的有點無所適從了,沒想到這個老人來頭這麼大。
“跟在我身後,我領你下去看一看吧。”
洞穴成螺旋形蜿蜒向地下,王曉深一腳、淺一腳的跟在老人的身後,他心中多少有些忐忑。沿著黑洞洞的地道向下走了約有三十幾米,下方傳來一片光亮,大概又下降了十幾米,兩人來到了光亮的所在處,老人開掘出來的地道和一條隧道成“丁”字形相交在了一起。
隧道古蹟班駁,四壁為堅硬如鐵的金剛巖,可以想象當年開鑿這樣一條道路是多麼的艱難,隧道上方,每隔三丈距離便鑲嵌一顆夜明珠,光亮正是這些明珠所放。
王曉驚歎:“好大的手筆啊,一顆明珠就已價值連城,想不到在這裡,這麼多的明珠都被用來當作普通的照明之物。”說完,他雙眼一眨不眨的盯著那些明珠。
老人道:“小子出息點,你不會想盜墓吧?”
“啊,這……這是一座墳墓?”王曉覺得後背有些發涼,發覺那些明珠發出的光芒都有些妖異了。
“當然,活人誰住在地下啊。”
“不會吧,堂堂魏國皇宮竟然會建在一座墳墓之上?”
“當初建造皇宮之時,誰知道地下有什麼,誰會挖地五十米啊。”
老人領著王曉沿著古隧道向較為明亮的一端走去,空曠的隧道內只有“嗒”的腳步聲,令古墓顯得格外幽森而又冷寂。
沿著蜿蜒曲折的古隧道,二人來到了一座明亮的大殿,大殿雖在地下,免去了雨雪風霜的侵蝕,但也雕刻上了歲月的痕跡,古蹟斑斑。大殿的四壁是一副副精緻的浮雕,多是神話傳說中的神、魔、妖、怪……浮雕間嵌著明珠,令整座大殿亮如白晝。栩栩如生的浮雕在明珠的照耀下,仿若有靈魂一般,似欲破壁而出。
古殿的正中是一座白玉臺,玉臺晶瑩剔透,散發著柔和的光芒,一看就是極品寶玉。吸引王曉眼球的並非白玉臺,而是玉臺上的人,一個高大魁偉的中年男子站在玉臺的正中央。
中年人一頭漆黑的長髮隨意飄散在肩頭,古銅色的臉膛,長眉入鬢,鼻直口方,一雙黑亮的眼睛懾人心魄,望之令人膽寒。不過最讓人心神震撼的是中年人的氣勢,絕代的霸氣,睥睨天下的雄姿,令中年人看起來如俯視眾生的魔神一般。
王曉眼中一熱,眼淚差一點滾落下來,中年人的神態和他父親太像了,眼神同樣睿智、犀利,氣勢同樣霸絕天下,那種惟我獨尊的蓋世丰姿深深震撼了他。
老人道:“看到了吧,那絲異樣的波動就是從眼前已逝之人發放而出的,這位前輩真乃人傑也!”
王曉聽到“已逝”二字,心神劇震,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他再次仔細打量眼前之人,最後在他的長髮之中發現了一點光亮,赫然是一把劍柄。“飛劍“”二字在他心中一閃而過,絕代霸氣的中年人被飛劍貫頂而斃。
“死了,這樣一位絕代強者竟然死在了飛劍下?”王曉有些不相信,眼前這位中年人的氣勢決不弱於其他大人物,肯定早已大道真武境界,踏足修道顛峰之後,即使那些道法大乘的修道者也難攖其鋒。
他圍著玉臺轉了一圈,在玉臺的背後發現了一片骨粉,在另外不遠處,還有一堆根根寸斷的碎骨。他想都不用想,就知道這兩人是死於臺上那位中年人的蓋世修為之下。
老人道:“我的那本書就是從這裡得到的,從書上的那些字型判斷,這裡的一切距今都應有六、七千年了。而這位前輩的身軀竟然不朽,依舊昂然不倒,簡直太讓人難以置信了。”
王曉心生感嘆:“這位前輩道法通天,竟然將肉身凝練成了不滅之軀,強者永遠是強者,死後氣勢依然如此迫人。”
老人道:“走,上去觀看,他的腳下還有字跡。”
“哦?”王曉精神一振,隨老人一同躍上了玉臺。
晶瑩的玉臺上,寥寥幾行字,依然是古中國文字,王曉深深震撼,這裡出現這麼多文字與地球類似,心中不禁叫道:“天吶,這到底發生了什麼。”
上面的字以指力劃刻而成,似鐵勾銀劃,蒼勁有力,且有一股悲涼之氣迎面撲來,令人心中無限感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