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輩子作為一個兵。
對槍械的喜愛是刻在骨子裡的。
但如此落後的槍械楚風卻從來沒見過。
這東西放在後世就是妥妥的文物。
哪怕是現在,在楚風的眼中製作得也非常粗糙。
槍管和把手並非一體成型。
明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高爐鍛鋼技術,以及一體衝壓技術。
雖然技術都比較粗糙。
但製作火銃的時候已經可以一體成型了。
明朝的火器相比於全世界都不落下風。
如果那個時代繼續發展下去,指不定就是個軍事強國。
可手中的火銃就差了點意思。
所有的零部件都是鐵匠自己一錘一錘敲打出來。
隨後又高溫縫合在一起的。
看起來太次了。
連大明朝初期的火銃都比不上。
在這個歷史書上都找不到的年代裡。
楚風沒有太多的參考物。
他從重生開始便在這個村子這座大山中。
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便是山下的小鎮。
只是聽說大乾和大夏一直在打仗。
也從未見過這兩個國家的戰爭規模如何?戰爭體系如何?
使用的武器是怎樣的?
眼前的這把火銃,卻讓楚風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。
從那個劫匪的重視程度來看。
火銃是稀有物。
哪怕在部隊裡,估計也到不了人手一把。
八成是有專門的火銃部隊。
使用的激發方式是黑火藥。
這代表著這個朝代已經有了硫磺硝石木炭。
至於這子彈就更加兒戲。
這玩意兒塞進去真的不會炸膛嗎?
至今為止,楚風上山都沒有隨便的使用這把火銃。
哪怕他很想用這把火銃去打幾隻野雞。
可是粗糙的冶鐵技術讓楚風很擔心。
但摸了半天楚風便打消了這個疑慮。
這把火銃的製作材料非常紮實。
不管是槍管還是後座,又或是擊發元件。
幾乎都是生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