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——好孩子,若是他以後敢辜負你,你就來找大母,看我不找他算賬……”
話是這麼說,但給自家大孫子納妾的事,她是一點都不含糊。王南前腳剛走,後腳就給始皇帝說了,始皇帝聞言,不由楞了一下,旋即笑著搖了搖頭。
“倒是一個聰慧的孩子……”
說著,悄無聲息地把一份剛剛擬好的名單給偷偷收進了袖子。
既然孩子那麼識大體,那就遂了她的意願,先給郢兒納一個好了。至於納誰,是李姝,還是尉未央,有什麼區別嗎?
都是清白之家,他讓人看過,都是好生養的。
當然,此時的趙郢,並不知道,自己即將要再納一房美妾,而且是那位整天冷冰冰地,不給自己好臉色的冷美人李姝。
因為,他讓張良準備了多日的小科舉,正式開始了。為此,虛懷如谷,禮賢下士的皇長孫殿下,親自坐鎮。
不過,文科考試這邊,真沒啥好坐鎮的,露了一面後,就去了武科考試那邊。
相比較於文科考試,還是這邊熱鬧些。
雖然是經過了科舉考試一輪的選拔,但還是剩下不少身手不錯的好手,起碼能算得上一個“弓馬嫻熟,頗有勇武”的評價。
但到了兵法這一塊,其實就乏善可陳了。
真要是衡量起來,很多人連他當初那三千新兵的水平都不如。畢竟,兵法在這個時代,還是稀缺資源。
很多人都秘而不宣,就算是機緣巧合,能僥倖搞到一本半本的,沒有名師指點,也很難看出個名堂來。
畢竟,不是所有人都是韓信這種妖孽。
趙郢也不嫌棄,他招賢納士,要的固然是人才,但也是人設。在這個時代,有一個虛懷若谷,禮賢下士又或者是仁而愛人,善待百姓的名頭,有時候比人才都管用。
當年劉皇叔是怎麼發家的?
那就是名聲的重要性。
有了這些人設,即便是局勢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,自己振臂一呼,也能聚集一幫人手,跟著自己逐鹿天下。
當然,即便是天平盛世,有了這種名聲,也好處無窮。
忙了一天,等自己組織的這次招賢納士的小科考舉行完畢,已經到了快要傍晚的時分,趙郢下令宴請考生,並安排考生入住考生院。
“感謝各位高賢,不嫌鄙陋,不辭辛勞,前來咸陽,參加這次招賢納士的考試,別無以報,聊備水酒,請大家盡情享用……”
趙郢笑容溫和,謙虛有禮,讓人如沐春風。
“多謝殿下——”
所有人起身,恭敬回禮。
覺得自己果然沒有白來,皇長孫果然如傳說中的一般無二,是個禮賢下士,仁義無雙,虛懷若谷的謙謙君子。
趙郢沒有多待,象徵性地陪著喝了一杯水酒,就帶著錐古,徑直回家了。
回到家裡,一切如常,趙高依然垂著手,靜靜地等候在府門之外,為自己牽馬墜蹬,小妹依然一如既往地飛撲過來,掛在自己的腿上,等著自己抱。
辛廣辛闊依然沒來,應該是跟著淳于越去了城西溪水草堂。
二弟看到自己,依然有些敬畏。
但趙郢總是覺得哪裡好像有點不太對勁,但他一直找到哪裡不對勁,直到他的目光落到李姝身上,這才找到了癥結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