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,如今,已經不僅僅是始皇帝和鄭妃那邊著急了,就連王翦老將軍那邊都坐不住了,前幾日,已經親自過府。
旁敲側擊地敲打了一通。
再不造個小人兒出來,就快成眾矢之的了。
總之,日夜操勞。
小日子過得緊張而忙碌。
就在這樣的狀態下,前去河東郡搞輿論宣傳的張良回來了。
“良見過主公——”
看著人精瘦了一圈,但氣度變得更加沉穩的張良,趙郢笑著上前,親手把他扶了起來。
“子房,一路辛苦了!”
雖然早已經見過了張良的奏疏,但趙郢還是拉著張良,又仔細地聊了半天河東郡那邊的一些細節。透過張良的介紹,他才知道,這次河東之行,到底有多麼驚險。
若不是韓信去了河東,並作出了周密的部署,鬧不好當時就會陷入動亂之中。
河東郡十六家貴族,在河東經營了數代人。
根深蒂固。
手中掌握的力量,已經十分可怕,手中更是握著不少私兵,但凡給他們一點反應的時間,亦或者是給他們與三川郡等地勾結的機會,就不會有如今的局面。
即便是如此,朝廷依然做出了讓步。
利益均沾。
打倒了十六家貴族,受益的不僅僅是朝廷與那些貧苦的百姓,還有當地的鄉紳地主,所以,此次河東之行,並不是打倒貴族分土地,更像是一場切割。
把十六家龐然大物,分割成了數十上百家更小一點的地主。
但即便如此,朝廷也吃得滿嘴流油。
這一次,跟隨他返回咸陽的,足足有二十幾只大船,裝滿了金銀玉器以及一筐又一筐的秦半兩。隨著這些錢的入庫,少府史祿的錢袋子終於又鼓了起來,連腰桿子都比平時硬氣了許多。
農具補貼的經費,也終於有了著落。
趙郢當天晚上留了飯。
還特意叫上了項羽、樊噲、蓋聶和陳勝作陪,當然,他本來也邀請錐古了,但錐古堅決不肯上桌,而是威風凜凜地扛著趙郢的天龍破城戟,堅持在門外警戒。
趙郢也就隨他去了。
當然,這也讓項羽偷偷鬆了一口氣。
張良剛剛回來,趙郢沒有急著讓他去江山社稷司那邊上值,而是大手一揮,直接給他放了幾天假,留他在府上,幫助自己校對教材,同時處理一些公務。
這些時日,張良不在身邊,才發覺十分不便。
畢竟,如今他身兼數職,除了江山社稷司那邊之外,河西的很多事務,也會準時送來,有些事情,也需要他親自處理。
他這幾日還要忙著編寫教材,沒有了陳平和張良在身邊打理,都有些疲於奔命了。
這次河東郡之行,張良的名字在貴族圈裡已經臭了大街,幾乎可以說是,已經自絕於天下貴族之林。所以,趙郢已經開始琢磨著,給張良換一個差事了。
留在身邊,讓他幫自己打理內政。
“蓋先生,我最近在府上改建了一座學堂,想要專門教授皇家子弟,想請先生擔任此間學堂的劍術教官,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……”
專門教授皇家子弟的學堂!
這是何等的榮耀與器重。
蓋聶聞言,神色肅然,躬身一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