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時代的百姓,雖然愚昧好騙,但誰能爭取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援,誰就能真正的立於不敗之地。當然,只憑一個大秦說書人,還遠遠不夠。
小人喻以利。
無論什麼時代,老百姓的選擇都很簡單,誰能讓他們吃上飯,穿上衣,過上安穩的好日子,他們就站在誰的一邊。
想讓天下的百姓真正的站到大秦這一邊,那就必須給出切實可見的利益。
沒有這一條,前面都是零。
回去的路上,看著兩旁大片大片的田地,趙郢不由眉頭微蹙,陷入了沉思。這片土地足夠肥沃,老百姓也足夠勤勞,為什麼卻世世代代都活得這麼辛苦?
他一路沉思,回到府上的時候,才回過神來。
“啟稟公子,騷管事有書信寄來……”
剛一回到家,如今已經成了他兼職秘書的執戟郎張良,就拿著一封信走了過來。
趙郢沒有去接,反而徑直走到一旁的書桌前坐下來。
“念——”
張良:……
他不由嘴角發苦,剛開始被趙郢抓來府上的時候,他還想著能不能伺機打探一下什麼有用的資訊,現在他是一點點都不想了。
這種關乎皇長孫的密信,他更是碰都不想碰。
但,還能有什麼辦法……
他只能低著頭拆開書信,一字一句地念著騷讓人寄來的書信。
騷沒讀過幾天書,勉強會寫字,所以話一如既往的自白,還夾雜著一些關中方言,讓張良讀起來都忍不住磕磕絆絆。
但好在趙郢並不以為意,他已經習慣了自己這位貼身小廝的說話風格。
這是騷到了河東郡之後的第二封信,說因為有了咸陽這邊的前例,石炭生意在河東郡做得很順利,加上又得到了當地官府的支援,能借用官方的馳道。
攤子鋪的很快。
相應的,無數的銀錢,也如流水一般聚攏過來。這種狀況,哪怕是已經在咸陽這邊的煤礦上見慣了大錢的騷都忍不住驚歎。
小公子,我們這是抱住了一座金山!
最末,騷請示趙郢,如何處置這一筆鉅額的錢財。
趙郢掃了一眼捧著書信,目瞪口呆的張良,淡淡地吩咐道。
“回信吧,讓他就地組建商隊,先收購糧草,數量不限,越多越好……”
記得,秦二世二年還是元年?
大秦出現罕見的水災,當時山東、安徽等地方因久雨成災,成了水鄉澤國。當地百姓流離失所,造成了大面積的饑荒。
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,陳勝吳廣,在大澤鄉直接造反,瞬間拉起一支隊伍。而原本想安安分分地押送勞役到咸陽的劉大亭長,因為大雨失期,也別逼走上來自己草根崛起的傳奇征程。
趁著這個時間點,先存一波糧草吧!
到時候無論是賑災,還是招兵,都算是個儲備。
趙郢的話說得風輕雲淡,但聽在張良的耳中卻忍不住心驚肉跳,那麼一大筆錢,用來收購糧草,他到底想幹什麼……
他越發後悔來這裡了。
我真傻,真的,我應該讓別人來送這份信的!
張良心中發苦,但也只能硬著頭皮給騷寫回信,寫完之後,趙郢簡單地看了一眼,滿意地點了點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