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王翦卻面色如常,罕見地不肯退讓分毫。
“老臣知陛下視小公子如絕世珍寶,對他期許甚深,但老臣以為,正因如此,才更需要把他交給李信將軍教導,跟老臣相比,李信才是最適合教導小公子的人選……”
看著這個在自己跟前俯首帖耳了一輩子,從來沒跟自己頂過半句嘴的老將軍,始皇帝臉上的冷色稍緩,不過語氣依然生硬。
“李信一生,好建奇功,每戰,必身先士卒,常讓自身陷於死地——你可知朕的皇長孫出不得半天差錯——”
始皇帝盯著老將軍有些昏黃的眼睛,眼中閃過一絲惱色。
他相信,以老將軍王翦的智慧,定然不會看不懂他對皇長孫的安排和期許,竟然還跟提出這種不著邊際的建議。
“朕雖然讓他跟著你學習兵法,也給了他親自練兵的機會,但也只是不想讓他不知兵事罷了,朕的麾下,將士如雲,又何須朕的親冒矢石——即便是有一天,真的需要他戰陣立功,朕也希望他能像老將軍一樣,謀而後勝,而不是自己去逞匹夫之勇……”
王翦恭恭敬敬地道。
“陛下,老臣也是為人祖父的,豈能不明白陛下的一番苦心,但為人長者,則為子孫計長遠——”
說到這裡,王翦再次深施一禮,目光平靜地看著始皇帝。
“陛下必欲拔擢小公子,則聽臣之計。小公子正值少年,身無寸功,若是貿然蒞臨高位,何以服眾?而若想讓小公子儘快脫穎而出,則非開疆拓土之功,不足以服眾……”
始皇帝聞言,若有所思,面色稍霽。
“然今時不同往日,如今六國破滅,四海一統,若想立開疆拓土,必然要落在河西走廊與漠北一帶,然臣之戰法,最適合中原地區,若與匈奴交鋒,臣不如李信……”
見始皇帝似乎聽進了自己的話,王翦的語氣越發誠懇起來。
“小公子力博熊羆,勇猛無雙,又胸有大志,譬如雄鷹,正應該振翅翱翔於高空之上,搏擊風雨,若陛下把他珍藏於密室之中,囿居於雀籠之內,陛下,小公子何日才能真正成長起來,擔負起他應該擔負的重任……”
始皇帝眼中冷色盡去,不過臉上依然有猶豫之色。
倒不是他優柔寡斷,不明白王翦話中的道理,而是關心則亂,他內心深處對趙郢這個孫子,期許太深,反而失去了平日的睿智果敢。
“陛下,臣之孫王離為小公子副將,只要他一息尚存,小公子就會安然無恙……更何況,小公子天子聰敏,思慮周密,即便學了李信的兵法,小公子也未必會像李信那樣兵行險著——即便他想,以他的身份,也未必會有那個機會……”
不知道是不是這最後一句話,說動了始皇帝。
始皇帝終於緩緩地點了點頭。
“那就依老將軍之言,不過——”
說到這裡,始皇帝語氣堅決起來。
“不過,那也要在老將軍指點之後……”
王翦神色嚴肅地,躬身道。
“老臣必不敢負陛下重託……”
君臣二人在如何教導趙郢的問題上達成一致,大殿裡的氛圍頓時輕鬆了不少,兩旁伺候的下人也不由偷偷鬆了一口氣。
陪著始皇帝說了會兒閒話,王翦就準備起身告辭了。
就在這時,大殿外面傳來了趙郢清朗歡快的聲音。
“大父,看我給您帶來了什麼好東西——啊,老將軍您也在……”
趙郢走進大殿,才看到拉著小椅子,陪著始皇帝喝茶的老將軍王翦,趕緊上前躬身行弟子禮。
老將軍王翦笑著起身回禮,然後有些好奇地看著趙郢放在一旁的搖椅。
“小公子,這是何物——”
聽王翦問起,趙郢頓時嘿嘿一笑。
“此物名為搖椅——我剛剛讓府上工匠為大父打造的好東西……”
說著,搶上前去,攙扶住始皇帝的胳膊。
“大父,您要不要試一試……”
PS:原計劃繼續六千的,但過渡章節難捱,修修改改,終於只寫出來五千。明日再補。
 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