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各隊伍記住了動作要點之後,他則跑到一邊,再次比劃起了長戈,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回顧著李姝那劈面而來的一戈。
正在巡邏監督,暗中選拔斥候人才的熊和驚,不由目光一凝。
那手法,似乎是——
李信將軍的破軍!
兩個人目光不由相互對視了一眼,然後又非常默契地各自錯開。
趙郢並不知道這些,他越是琢磨,越是研究,越是著迷,騎著戰馬,一戈又一戈地劈出,動作越來越絲滑,越來越順手,漸漸地有了幾分大巧不工的味道。
和所有的新兵,一起吃過晚飯,回到自己的府上,再次補了二十斤羊肉,外加五斤白麵饅頭之後。
趙郢回到書房,仔細地畫出了騎兵三件套。
今日之所以敗於李姝之手,除了技不如人之外,騎術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,沒有高橋馬鞍,沒有馬鐙,他在馬背上就跟失去了雙腿似的,連發力和動作都受到了影響。
馬蹄鐵且不說,今天晚上務必要把馬鐙和高橋馬鞍整出來。
明天那小娘們再敢過來堵門,非給她個教訓不可!
“這個,似乎是個馬鞍……”
臉色黝黑的工匠師傅,翻來覆去地看著這個有點奇怪的鞍子,語氣有些不敢肯定。
“不錯,就是個馬鞍——你按照我這匹馬的尺寸,仔細做好,待會我要親自過來檢視……”
趙郢仔細地叮囑了一句,這才回到書房,繼續打磨那篇《鑄軍魂》。
今日聽淳于越的講學,他又受到了點啟發。
作為以後軍中的統一思想的教材,豈能沒有些高大上的理論?
這個時代,跟後世恰恰相反。
人們不僅不反感這些看似高大上的理論,反而對這些理論有些莫名的敬畏和崇拜。知識,尤其是高深的知識,不要說對讀書人,哪怕是對軍中的糙漢子,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。
一說是讀書人,先敬你三分。
所以,一旦和什麼一元二相,天地陰陽,五行八卦,天人感應之類的聯絡在一起,那就更加讓人肅然起敬。
趙郢覺得,自己也得改一改。
這《鑄軍魂》,要接地氣,也要接天上的氣,敬畏和距離,有時候也是一種力量。
但說起這個來,他就真的有點抓瞎。
前世他哪裡讀過什麼文學典籍,四書五經,亦或者是諸子百家?
哪怕是穿越之後,自己優先讀的也是法家,兵家和農家的作品。而且跟法家、兵家或者農家的作品不同,那些道家、儒家的作品,真的是需要潛心研究的,不是說你讀一讀,背一背,就能解決的問題。
所以,我需要找一位道家或者儒家的飽學之士,為我潤色提煉,乃至根據我的內容,變出一本類似《春秋繁露》似的東西?
趙郢仔細地琢磨了一番,把自己的想法,在一旁仔細的記錄下來,然後起身走向後花園。
打熬力氣,鍛鍊身體,不能停!
俯臥撐,仰臥起坐,單槓。
三千米急速障礙跑!
……
看著自己改造版本的漏壺,趙郢目光不由閃爍,露出一絲振奮。
速度再次提升!
約莫有五分四十三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