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日當頭。
眾位師兄已經離開了。
偌大的練功場上,只有林易陽一個人揮汗如雨。
《松鶴拳》共一十二式,內應兩儀六合之相,外應神煞都天之數。
面朝東方,林易陽紮下馬步,時而如古松靜立,不動如山,時而如飛鶴騰空,羚羊掛角。
這般不斷重複著《松鶴拳》的數路,林易陽可以清楚的感受到,因為先前的虧空而稍有些鬆散的氣血,伴隨著四肢百骸的揮舞而一點點凝練。
於此同時,血肉之中,也有一股全新的能量迸發出來,不斷的溫養著林易陽的筋骨血肉。
這是先前數日大補,那些妖獸之肉與藥膳沉寂在林易陽體內的能量,此刻伴隨著《松鶴拳》熬煉筋骨,也一點點溶於林易陽的氣血之中。
正午時分,安老在為林易陽開拳的時候,只是一遍,林易陽便已經將這部拳法爛熟於心,未免自己的表現過於異常,林易陽又含糊重複了四五次,方才表現出掌握《松鶴拳》的狀態。
即便如此,安老也不斷的捋著自己的山羊鬍,大呼林易陽為武道奇才。
甚至不需要林易陽再去多找補什麼,安老便將林易陽的表現,歸結為父母皆為武道修士。
這是九洲之地的常態,往往父母具是武者的話,誕下的後輩子弟,也會氣血澎湃,頭腦清明,十分適合武道修行。
甚至更有武道境界高深之輩,誕下的後輩,甚至能夠天生神力,修煉武道更是一日千里。
當然,這也本就該是林易陽應有的表現。
哪怕往昔的修為一朝消散,但是林易陽的武道閱歷與經驗,依舊處於武仙境界!
以這樣渾厚的經驗與閱歷去修煉一部旋氣境界的入門拳法,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。
只是伴隨著《松鶴拳》不斷的修煉,林易陽也逐漸心生疑惑。
以他的眼力,自然可以看出,這一部拳法,取松鶴之意境,引來身周元氣淬體,走的乃是甲木屬性的路子。
松柏長青,剛毅不屈,是為木中之陽,甲木。
但是按照先前師父所言,本門以五雷之法開闢武道,理應還有其餘四種拳法,以全小五行之數,甚至最為圓滿者,更需十種拳法動功,以全陰陽五行之數!
只是今日剛剛入門,林易陽也不敢表現的太過於神異,便將這番疑惑壓下,想著日後再去問詢安老。
……
如此,九遍《松鶴拳》走下來,林易陽汗流浹背的同時,一下午的時間也緩緩流逝。
遠處霞光鋪滿天際,紅日搖搖欲墜。
四下裡已經是涼風漸起。
林易陽不敢怠慢,裹了外袍,便匆匆離開了練武場。
武仙修為一朝散去,林易陽如今已是肉身凡胎,重走武道之路,尤其是剛剛入門時,更需慎之又慎,若是風寒入體,極易留下暗傷。
一路小跑著走到廚房,倉促用過晚飯之後,林易陽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。
半日的動功修煉,林易陽引來不少甲木元氣淬體。
此刻,這些甲木元氣大都沉積在氣血之中,伴隨著林易陽的呼吸,一點點散逸出體外。
這正是需要林易陽修煉吐納法的時候,以《五雷吐納法》,引動氣血搬運元氣,封鎖於五髒之中,煉化為甲木雷氣。
當然,這個過程中,被林易陽真正煉化的甲木雷氣會很少很少,更多的還是伴隨著呼吸散逸到體外。
沒辦法,這裡終歸只是九霄雷宮之下的一處雜院,建於土丘之上,甚至算不上什麼風水寶地,更別說有靈穴供武者修煉了。
昔年在離洲時,更曾聽聞旁人說,那些上宗的真傳弟子,甚至是道子,只是尋常修煉的時候,都會輔以種種天擦地寶,甚至會以珍貴的靈石與仙玉佈下可以聚斂靈氣的陣法。
這般感慨著,林易陽壓下了心頭的種種遐想,盤膝坐在木床上,五心向天,眼觀鼻,鼻觀心,雙手虛抱,最後合於丹田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