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某個防彈玻璃的測試中。
厚達一米的多層夾膠防彈玻璃牆,成功擋下了穿深相當於800毫米均質鋼的硬芯穿甲彈。
而實際的穿透,只達到了那面防彈玻璃牆的五分之三左右。
換而言之,當防彈玻璃的厚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。
它的防禦能力也會成倍數的提升。
甚至能超過同厚度的均質鋼。
當然,這樣的條件在面盔上不成立的。
因為面盔用的鏡片厚度只有兩指,三四公分的厚度,大口徑彈是擋不住的。
擋一擋5.56的NATO彈或是7.62口徑的子彈還是沒問題的。
除此之外,這款無源動力甲全身沒有任何電動輔助的裝置。
完全是利用機械機構的原理設計出來的。
確實完美的符合了陳軒此前的要求。
他的最大弊端就是自重。
即便在骨架和內襯外層護甲採用了質地較輕的α+β鈦合金也難以有效削減重量,而且為了保持平衡,雙足格外的沉重。
後背的裝甲看似薄弱,實際上進行了配重處理,利用結構改變重量平衡。
不過在原材料成本中最高的並不是用料較多的均質鋼裝甲。
而是α+β鈦合金,代號TC。
又因工藝和配比的不同,分為多個代號。
比如常見的TC4、TC5、TC17等等。
它是雙相合金,具有良好的綜合效能,組織穩定性好,有良好的韌性、塑性和高溫變形效能,能較好地進行熱壓力加工,能進行淬火、時效使合金強化。
熱處理後的強度約比退火狀態提高50%~100%。
而高溫強度高,可在400℃~500℃的溫度下長期工作。
其熱穩定性次於α鈦合金。
在多種鈦合金中最常用的是α鈦合金和α+β鈦合金。
α鈦合金的切削加工性最好。
α+β鈦合金次之。
β鈦合金最差。
TC基本上就是工業鈦合金材料裡綜合效能最好的了。
肯定有比它更強的材料,但基本都是非量產或是管制類的特種材料。
當前的純鈦錠大概八萬多夏國幣一噸。
但強的不是鈦,而是鈦合金。
鈦鈀合金板的價格高達1850元每公斤。
而TC4的價格普遍在每公斤兩百多元。
這臺無源動力甲的全重達到了3.97噸,這個重量幾乎媲美中小型的廂型車了。
更是大型轎車的兩倍左右。
比如陳軒當前開的沃爾沃S90,作為車長5米+的C級轎車。
它的自重也就不到1.8噸,足可見這臺無源動力甲到底有多重。
而一方青石也有兩噸左右,因石種密度而有所差異。
足可見這玩意有多重,毫不誇張的說,這就是個鐵坨坨。
隨便在稍微鬆軟的地方就直接陷下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