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峻看到曾祖母,拍手笑,他不到一週歲。太皇太后接過曾孫抱在懷裡。
武宗行子孫禮,恭謹請教道“皇祖母,孫兒如何做才能成為萬民愛戴的明君?”
太皇太后欣慰地笑道“陛下,你不是都已經做到了嗎?善於納諫,從善如流,剋制自己享樂之心,以國事為重。陛下,你做得很好。”
武宗再拜“孫兒謹記皇祖母教誨。”
彭王、瓊王等人過來給太皇太后請安。在這些子侄中,武宗以往是最好溝通,大大咧咧隨性不拘小節。
武宗即位後,九五之尊的威儀,沉穩剛毅喜怒不形於色的氣魄,令幾位叔叔在武宗面前,變得拘謹,不敢逾越君臣之禮去。
一行人簇擁四宮太后到興慶殿。外間是男賓,裡間是女眷。男賓宴席像是官方宴會,不像家族聚會,都放不開說笑。好在有絲竹歌舞助興,大家低頭悶頭喝酒,抬頭欣賞歌舞。
武宗冷眼看去,一向佔據角落位置的光叔,如今塵歸塵土歸土。少了捉弄物件,少了許多氣氛。
一年時間,曾經手足至親,少了幾張面孔,安王、陳王、光叔。武宗嘆氣,最是無情帝王家,怨得了誰!
每逢佳節倍思親,武宗是逢到佳節犯尋思,因為那幾張面孔是他整沒的。他自斟自飲,聖上低調,其他人跟著低調,氣氛很低調。
隔壁女眷笑聲不斷,請來的雜耍百藝藝人表演。小猴子打鼓敲鑼,戴上帽子裝人,打躬作揖拜年。小丑上來插科打諢盡顯滑稽之態。
但凡人做了虧心事,不可能當做什麼都沒發生,心裡毫無芥蒂。武宗在除夕之日想起來,令武宗無法說服自己完全釋懷的光叔。
萬家燈火團圓日,光王在山間跋涉。山中無日月,他在山林間潛行幾日,太陽東昇又西落。他算計日子,今天是除夕。他在山林遁跡隱蹤,家人在憂慮他生死。
一眼泉水從枯葉間翻湧而出。光王蹲下身,將臉扣在泉眼上,涼津津的泉水入口甘甜。
觀棋柯爛,伐木丁丁,雲邊谷口徐行。賣薪沽酒,狂笑自陶情。蒼徑秋高,對月枕松根,一覺天明。認舊林,登崖過嶺,持斧斷枯藤。收來成一擔,行哥市上,易米三升。更無些子爭競,時價平平。不會機謀巧算,沒榮辱,恬淡延生。相逢處,非仙即道,靜坐講《黃庭》。
清亮亮的歌聲從白雲深處飄過來,歌聲在山谷間迴盪。光王凝神聆聽,辨別歌聲傳來的方位。會是宗密大師座下弟子,才有這樣超脫紅塵恬淡心性。
光王循著歌聲傳來方向加快腳步,不顧及腳底磨破血泡帶來疼痛。遠處一個人揹負一大捆薪柴正下山來,原來是一位樵夫,不是大師弟子。
“新年好。”樵夫樂呵呵地問候。
“新年好。”光王被他的快樂打動,“請問老哥,宗密大師在哪裡修行?”
樵夫笑道“兄弟真是誠心禮佛之人,除夕不拜家人拜訪神仙。”
樵夫手指白雲深處,“那座似乎在雲間流動的山峰,宗密大師結廬在仙境。”光王辭別樵夫,向山上攀登。
伐木丁丁,雲邊谷口徐行,賣薪沽酒,對月枕松根···光王想著歌詞,不知不覺清唱出聲。光王越唱聲音越大,歌聲遠遠地傳出去。過耳不忘,樵夫稱讚說。
樵夫駐足回望,山崖間時隱時現向上攀登身影。“人間逆旅,五六十年。雨過天晴,一輪月圓。”樵夫自言自語道。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