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麻絲乾燥無比,瞬間就變成了一個大火球,還好,女子的性命是抱住了,不過,她的兩隻胳膊算是廢了,一張臉也算是破相了。
有了這名女子的前車之鑑,其他的女子立刻變得小心翼翼起來,老方也命令她們離火遠一點,更不要將麻絲靠近火。
老方檢查了一下手頭的工作,有些工作可以留到明天去做,但有些工作,還得晚上打夜工完成。
老方在洞穴中尋了一處乾燥通風的地,他讓人在這洞裡搭了一個大木棚,然後將一頭頭野豬掛上去,在掛了三十多頭後,老方感覺木棚承受有限,無法再掛下去了。
野豬的屍體實在太多了,老方必須將它們全部攤開出來,最好是掛在通風處,免得肉質變壞。
老方是想著先將它們掛起來,但最終妥協了,條件實在不允許,生產力水平還達不到他的要求,最後,所有的野豬屍體,都擺在洞穴前的空地上。
好在晚上的氣溫是極低的,他不用擔心肉質腐爛的問題。
一天的工作結束了,所有的人都有些疲倦了,一幫小夥子,在經歷戰鬥與工作的雙重力氣活之後,已經沒有餘力再折騰了,個個縮在豬皮鋪就的洞穴中酣然入睡。
但挑燈夜戰的“棉麻紡織廠女工”們精神狀態很好,她們嘰嘰喳喳個不停,老方稍稍聽了幾句,這幫娘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實在差勁,來來去去就是那麼幾個詞語。
什麼噢噢啊咦,什麼喲嚯嘻嘻,壓力米西……
老方完全聽不懂這些話到底在表達什麼,這跟玄黃人所說的獸語沒有太大的區別,看來這幫人,將自己以前教給他們祖宗的語言完全忘記了。
但昨天,他們卻能唱出“宇宙洪荒”這類的詞,還證明老方曾經來過。
老方搖搖頭,真不知道這幾百年裡,這些人的祖先,到底經歷了什麼?
次日。
養足精神的人們在朝陽剛露出半張臉的時候,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。
目前,麻布的生產屬於常務工作,整支隊伍必須在天氣驟變之前,全部裝備一套麻布衣。
砍樹也是一項常務工作,需要樹木的地方很多,陷井,木架,以及製作某些木器,都是需要樹木的。
除了這兩項之外,還有拾柴,放哨,燒製陶土也屬於常務工作。
另外,剝野豬皮的工作算得上是對昨天工作的一個延續,這一項工作也極其重要,當然,處理皮毛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工作,無論是古代工藝還是現代工藝,老方都瞭解得不多,但他目前的需求,並不是追求皮革是不是美觀,或者舒適不舒適,他單純為了給這些人保暖,所以在製作中,也就比較隨心地去弄了。
他的處理方法十分簡單,將這些野豬皮剝下來,在洗乾淨之後,用竹棍將它們撐開,然後放到太陽下去曬,幾個太陽下來,等到豬皮的重量變輕,豬m毛脫落之後,便將其縫成衣服。
至於什麼頭層皮二層皮什麼的,老方一概不考慮,目前他連一把剪刀都生產不出來,所有複雜工藝只是空談。
一切安排妥當之後,
老方今天的工作重點努力將生產工具提高。
他希望附近有一些礦石,金銀銅鐵都行,如果有煤礦也可以。
他派出幾隊人在附近搜尋了一翻,並沒有發現這些,可以讓他短時間就能逆天的資源,他嘆了一口氣,只好老老實實開始研究木器,石器。
在老方的指導下,一系列簡單的木器被搗鼓了出來。
首先是扁擔,不要小看扁擔,雖然在製作方面扁擔是最簡單的,但古今多少城郭,道路,河提,糧倉都是一支支扁擔挑出來的。
老方的扁擔配置齊全,一條齊下巴高的木棍,加上兩條麻繩,老方還專門找了樹節,做成了木鉤子,這種配置,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極其豪華的了。
老方制定規格之後,就交給下面的人去批次生產了。
有了扁擔,老方第一個就想到了水桶。
但水桶不是那麼好搗鼓的,想將樹木變成木板,就憑目前的工具,實在太耗勞力了。
於是放棄了搗鼓水桶,他把目光放在籮筐上面。
相對而言,就目前這生產水平而言,籮筐的編制就顯得容易多了,因為劈竹子比劈木頭容易太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