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梅長蘇會不定時復發舊疾,而此藥可謂救命良藥。
後來,在梅長蘇去玄鏡司受審之前,飛流送了他一束花。
鏡頭再一轉,梅長蘇離開蘇宅時,提前服藥,此處可以看出,藥的模樣。
紅色的,精緻的,圓圓的一小粒。
和飛流送的那束花幾乎一模一樣。
看到這裡心莫名一酸。
飛流心智不全,也許,在他的認知裡,那不是簡單的一束花,而是能治療蘇哥哥病的藥。
也許,他的思維裡,它結出的不止是果實,更是藥。
是一種蘇哥哥吃完就會病好的救命良藥。
他把他眼裡最好的都給了蘇哥哥。
他還在努力的笨拙的給他更好的。
冷眼對千人,
只為一人笑。
飛流怎麼那麼好。
自然,還有蕭景琰!
如果,琅琊閣弄個排名:江湖最“獨”榜,那麼第一名,不是藺晨就是蕭景琰。
但如果,琅琊閣再弄個排名:江湖最“暖”榜,許多人還是會給蕭景琰投一票。多奇怪,兩種最南轅北轍的體質,巧妙地出現在同一人身上。
很多人一開始不喜歡他。
一出場,多拽啊!一張俊臉拉得賊長,對誰都沒有好顏色,看誰都別有心機,哪個皇子都不願意和他親近。
高冷、孤僻、清傲,執拗、自以為是……
講真,如果不是電視劇中一再強調,他和小殊是最好的朋友,是祁王最疼愛的弟弟,我都懷疑,他是不是壓根就沒什麼好朋友。
獨來獨往,被金陵遺忘,被父皇遺忘,而景琰說他早已習慣了。其實,不是習慣,我覺得蕭景琰是天生皇帝命,相當耐得住寂寞。
和林殊被迫變成梅長蘇不一樣,蕭景琰是孤獨體質。即使沒有梅嶺血案,在金陵城裡,他也不會深得皇帝寵愛,三五成群,結黨營私的事情他不做,拍拍皇帝馬匹,他又不屑。他幾乎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,即使身邊摯友。他只堅持做自己認為大義、誠信之事,不能一絲苟且。
這個人有點精神潔癖。
有人問梅長蘇,為什麼選擇景琰,他又耿直,又頑固。
梅長蘇說:“這些,現在是景琰的缺點,但等他上位後,這些都會變成他的優點。”
劇組這個伏筆埋的真是太長,直到第五十三集,其他人才能體會梅長蘇的深意。
梁帝說:“並非朕生來無情,只要坐在這把龍椅上,人自然是會變的。你記著,無論景琰現在什麼樣,當他坐上了這個位子,他也是會變的。”
梅長蘇回答他:“陛下迷失在至尊之位,失了本心,但也不是人人皆會如此。”
在他看來,那個會不一樣的人,便是景琰吧。人人都以為,梅長蘇選定蕭景琰,只是因為他同為祁王舊人,可以站在相同的立場,為赤焰軍翻案。其實不止。選定景琰,更因為了解,他知道那頭“水牛”,執著堅定,不輕易為權利功名改變初衷,不會像他的父皇一樣,一朝得勢,便翻臉不認人。
無數的人物,湧現到徐乾的內心裡,只有再次觀看,才能體會到《琅琊榜》的魅力。
:。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