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陳喬在他的授意下,漫天要價,託摩王坐地還錢,最後在刀口脅迫下,雙方愉快的達成賠償協議:
金銀、珠寶各一百車,牛羊各兩萬頭,戰馬一萬匹。
託摩國,並非西海以西大國,這種賠償力度,足夠要其半條老命,更別說,陳喬的大軍攻城略地之時,已經劫掠過一番了。
賈寶玉很確定,沒個十年八年,託摩國都不可能恢復過來。
接下來,自然便是託摩使臣的賣慘時間,索要儘可能長的賠償年限,甚至想要用美女來抵償財貨的賠償。還要求大玄儘快從他們王城撤軍……
對這些賈寶玉自然不會答應,不過還是很仁慈的寬限了時間,令託摩王三年之內分三次償清債務。
一些文武百官很難理解賈寶玉的這種做派,有些議論之聲。
新任禮部侍郎徐尉出列道:“殿下,臣以為新任託摩王既然心向我大玄,朝廷應該做的當是扶持嘉獎,令其真心向我朝臣服,而非恃強凌弱,大量索取財貨,此舉實有失我天朝上邦顏面。
正所謂,仁者義之本也。又所謂……”
賈寶玉不等徐尉的長篇大論說完,便打斷笑道:“徐大人認為本王這麼做,乃是不仁不義之舉?”
“臣不敢,臣只是覺得,君子當不自大其事,不自尚其功。託摩犯我邊疆是為可恨,然今已被我王師擊潰,其國也舉國投降,答應稱臣納貢,則我朝當懷寬恕之心,不可過度欺凌,否則若不能以禮服人,只恐邊關戰事經年不熄,徒耗國力,於我朝不利。”
聽他這麼一說,賈寶玉倒覺得這徐尉也不是單純的迂腐。
大概他的意思就是,適可而止,不要把人逼急了,兔子急了還咬人呢,一直打架對大家都不好……
倒也是,要是完全沒有一點道理,歷朝以來也不會這般行事了。
但是賈寶玉比他們有更清晰的認知。只有自己強大的同時,並削弱敵人,才是王者之道,也是生存法則。
否則所有的以德服人,不過都是養虎為患罷了。
等敵人緩過氣來,還不是會反咬一口,那個時候,敵人可不會記德,只會記仇。
不過觀念這種東西是極難改變的,這個道理,一時半會他肯定也是無法說服這些文臣的。
所以,賈寶玉忽地冷笑道:“聽徐大人的意思,是讓朝廷放棄託摩的賠償,讓我大玄邊關的百姓枉死於敵人刀口之下,讓我大玄將士的鮮血,白白灑落在海疆?”
徐尉聞言,面色白了一些,忙道:“臣絕無此意,臣只是覺得,不宜對託摩等國逼迫太甚,以防其再生叛亂之心……”
徐尉說著,聲音都小了起來,他可不敢領這兩宗罪狀。
其他大臣也紛紛出來替徐尉解釋,並請求賈寶玉息怒。
賈寶玉冷道:“若敢再生叛亂之心,難道我天朝王師便再行剿滅不得?本王這麼做,要的便是令四方夷狄知曉,敢犯我疆域,殺我百姓者,勢必教他付出慘痛的代價!
爾等食我朝俸祿,居我朝官職,竟為敵人求情,莫非是收了託摩王的錢財?”
賈寶玉此話一出,那些原本還想諫言的人全部噤若寒蟬。
徐尉更是忙跪下,為自己申辯清白。
賈寶玉才沒有看他,轉而看向那託摩使臣,道:“你等回去告訴託摩王,三年之內,若是不能將上述賠償之物盡數奉上,我大玄鐵騎,必將重踏王城,滅爾國祚。”
使臣面色驟變,諾諾不敢言語。
將託摩使臣趕下殿之後,其他幾國使臣也紛紛覲見,上了求和的國書。
不過這幾國,自然沒有託摩那般,任人宰割。
賈寶玉也沒有太在意,十幾萬大軍,確實無法橫掃偌大的西疆,就算能,目前大玄也沒有足夠的能力維持補給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