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榮街榮國府,同樣是一片喜氣洋洋之色。
榮慶堂,黛玉搬進瀟湘館之前住的那間屋子,早已被裝扮的金迷彩煥,一群群的丫鬟聚集在門外,想要目睹新娘子的樣子。
屋裡,四個陪嫁丫頭也各自穿著喜慶的衣裳,在屋裡為黛玉補妝、整理服飾。
金釧姐妹跟隨黛玉日淺,此時近距離的看著黛玉鳳冠霞帔,顧盼流芳的儀態和容貌,不禁由心的讚美道:“姑娘真是太美了,就像天上的仙女兒一樣,難怪連太孫殿下都被姑娘迷倒了……”
身處一生中最重要也最美麗一天的黛玉,此時也洋溢在喜悅和忐忑中,沒有了往日的牙尖嘴利和得理不饒人,聞言只是羞意的一笑,輕輕別了頭。
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,美的不可方物,令金釧都呆了呆眼,心裡暗惋自己等人確實無法與之相比。
不過這樣也好了,林姑娘這樣的可人,將來肯定是被太孫殿下捧在手心裡疼愛的,自己等人作為她的陪嫁丫鬟,也有更多的機會服侍殿下了……
就連紫鵑這個與黛玉朝夕相伴的丫頭,也被黛玉的美麗所動,只覺得自家姑娘,大概就是天底下最美麗的新娘子了。
又敏銳的察覺到黛玉尚有些緊張,便也笑著說些讚美喜慶的話來。
一時黛玉的奶母王嬤嬤一溜風似的進來,笑道:“太孫殿下親自來迎姑娘,已經到寧榮街了,姑娘趕緊收拾一下,可以出門了。”
一聽這話,紫鵑等人趕忙將那最重的金鳳釵為黛玉插上,再三檢驗無誤,方合力取來那大紅蓋頭,為黛玉披上,並笑道:“姑娘,起吧。”
被紅蓋頭遮蔽了面目的黛玉,再也無需佯做鎮定。
摸著腿上冰涼絲滑的嫁衣,眼前是一片醉人心扉的迷紅之色,印射著紫鵑等丫頭走動的身影……
她暗暗深吸兩口氣,將心理的侷促和緊張壓下,然後才藉著侍女們攙扶的力道,緩緩站了起來。
這一日,她等了好久了。
……
其實皇室貴胄成婚,大概都不需要本人迎親的。
說是維護皇室的尊貴也好,還是給嫁進皇室的女子立尊卑也罷。總而言之,任何嫁入皇室的女子,皆稱為高嫁。
既為高嫁,且夫為妻綱,不迎,或讓他人代迎,合尊卑之禮。
普通皇室子弟都如此,更何況太孫。
太孫是儲君,豈有聞皇帝親自迎親的道理?
便是有此禮制在裡面,所以賈寶玉說要親自迎親的時候,還遭到一些勸諫。
負責策劃婚典事項的禮部無法違背賈寶玉的意志,還提出折中之法,言由禮部官員出面,代“君”出迎,也足可見重視。
或者從皇室中擇出晚輩代迎……
這些提議自然都被賈寶玉拒絕。
自己的媳婦,讓別人去迎娶,他感覺還不如不迎,讓她們自己送上門來的好。
好在禮部上下都足夠依附於他,沒有人因為這點小事上綱上線,甚至作死的去驚擾太上皇、太后出面鎮壓他之類的事發生。
這也就是這件事不足以動搖禮制,反正也沒有祖宗法令說過儲君不能迎親。要是賈寶玉今日是皇帝,估計這些致力於維護禮法綱紀的官員,就沒有這麼容易溝通了。
迎親是沒問題了,但是他有三個媳婦,又不在一家,他又沒有分身之法,自然不可能完全如民間之法那般迎親。
他細細想來,有兩個方案可行。
一個是按照遠近,先去接黛玉,到了大道再去薛家接寶釵,然後如法炮製去葉家接葉蓁蓁……
這個方式倒是可以三家都照顧到,但是卻要寶釵和黛玉二人的轎子停在大道上等候,甚至黛玉還要等兩次,這可能會極大的打消黛玉的新婚喜悅之情,故而賈寶玉猶豫了一下就放棄了。
第二個方案,他只迎到寧榮街東頭,然後由寶釵和黛玉的轎子過來,再一起繞道至葉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