賈寶玉送來的自然不是毒藥。
雖然忠順王誣陷他、謀害太孫,以及三司又從他的隨從、幕僚等口中,落實了忠順王許多切實的罪名,足以讓賈寶玉處死他而不會引發滿朝文武的的非議。
但是,忠順王終究還是太上皇的兒子。
儘管太上皇對此表現的十分淡漠,似乎真的任憑他處置。
賈寶玉沒有老過,但是憑他的敏慧,賈寶玉知道,一個八十歲,已經放下權力的老人,應該不會願意看到唯一的兒子去死。
別說什麼太上皇為了江山社稷,為了大局,能夠捨棄一切。或許太上皇真的是聖人,能夠做到這一點,但是他不能替他做這個決定。
所以,賈寶玉最終決定,留忠順王一命,不為別的,只為全一全天家這可憐的至親情分。
至於他今日之行,只是隨性而起。
倒也可以說有幾個目的。
人們常說,生死之間有大恐懼,他想驗一驗忠順王的真性。
另一點,也叫忠順王明白自己的小命撿回不易,往後好自珍惜,莫再作死。
最後一點,也算出一口惡氣。
結果令賈寶玉還算滿意,忠順王果然是平庸之輩,面對生死抉擇表現的與市井小民別無二致,甚至更不堪一點,意料之中。
當然,若是忠順王當真有“橫刀向天笑”的膽識和氣魄,說明他有成事的可能。
那待太上皇龍馭賓天之後,便也可以送忠順王下去盡孝了……
是的,賈寶玉現在不殺他,顧得只是太上皇的情面,日後忠順王若是不能如他所言,老實本分,他也決計不會手軟。
這也是他決定先放忠順王一馬的原因,要死,也要讓忠順王死在太上皇之後。
“北靜王關在哪兒?”
還沒有走出天牢,賈寶玉忽然想起北靜王,問了一句。
此時天牢的一把手典獄長已經趕至,聞言忙道:“北靜王爺在另一條甬道,王爺要見他嗎?”
賈寶玉點點頭,輕輕一嘆。
當初的事情,牽連的那些高官厚爵之人,大多已經塵歸塵、土歸土。
沒死的,也另做安置。
至今還能活在天牢之內的,不過寥寥幾人。這些人,都是有著獨特的原因,要麼就是僅受牽累。
比如北靜王,祖上功高,又在最後關頭開皇城投降。
所以,賈寶玉擱置未議北靜王府之事,朝廷諸公皆心照不宣,還道靖王仁聖重情,將來定會開赦北靜王。
這確實是賈寶玉的心思。
當初皇后選中了北靜王府,指定北靜王親妹為齊王妃,便是將北靜王府綁在了二皇子的站車上。所以,北靜王所為,情理之中,他別無選擇。
這也就是北靜王以前與他還算親厚,換做是敵人,他自然不會如此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