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賈寶玉和葉瓊等人來到熙園的時候,看見便是這麼一副畫面。
寬敞蕭索的廣場上,百餘位大臣排了有橫豎十來丈寬的陣型,砰砰啪啪,無數杖責落在屁墩肉上的聲音,伴隨著一些人的哀嚎聲,端的是悽慘非常。
賈寶玉、葉瓊、宗轍三人對視一眼,默不作聲的上前,拜道:
“孫兒景桓拜見太上皇。”
“老臣葉瓊參見太上皇。”
“微臣宗轍參見太上皇。”
太上皇擺手讓起。對賈寶玉和葉瓊來說倒是沒什麼,但是對宗轍來說,他此時就有些激動了。
自他上一次見到太上皇,已經不知道是幾個月之前的事情了。
如今親眼看見太上皇龍體尚好,自然比從別人口中聽來得真實多了。
他忍不住多瞧了太上皇幾眼,企圖從太上皇的面容中,瞧出太上皇還能龍御天下的時間,以謀後話……
捱過板子的大臣們紛紛被禁軍軍士架了回來。
他們有悶聲寡言的,有痛哭哀嚎的,甚至還有抽搐昏迷的,雖然整體看起來一片慘淡,但是值得慶幸的是,好像沒有被打死的。
太上皇自龍椅(龍椅牌輪椅,沒見過吧)上微微坐起身,便有太監尖嗓子道:“靜~!”
於是場面便安靜下來。
太上皇道:“爾等今日不顧君臣之禮,執意見朕,除了要求朕冊立新君,可還有其他述求?”
太上皇的聲音雖然一如既往的平靜,但是剛剛捱了幾十板子的眾位大臣,自然知道太上皇對他們很是不滿。
而且太上皇這話雖輕,但是裡頭的意思卻不輕。
太上皇親口說出“不顧君臣之禮”、“要求”這些字眼,已經是對他們極其嚴厲的鞭笞了,就差說他們是亂臣賊子了。
況且,太上皇剛剛才表達了,他便是這大玄之君,這個時候,誰還敢再說冊立新君?
這不是要和太上皇硬剛嗎?
別的朝代或許有這樣的臣子,但是太上皇的治下,已經幾十年沒有過了。
於是王維仁急忙跪回大部隊裡面,叩請道:
“太上皇明鑑,臣等絕無要求、脅迫太上皇之意,只是太上皇龍體還未完全康復,尚且需要靜養。
這個時候朝廷必須有人坐鎮中樞,統御百官,以助朝廷度過難關。
此人,最好是我大玄儲君。
所以,為朝廷及天下計,臣等懇請太上皇,早日冊立儲君,以完善國本!”
王維仁說完一叩首,表現的十分誠懇,言辭也極是合情合理。
有您坐鎮,大玄沒有皇帝便罷了,但也總得有儲君吧?
儲君也是國本,不可不立。
王維仁身後,尚且還有力氣說話的人,紛紛叩首:“懇請太上皇早日冊立儲君,以完善國本……”
太上皇似乎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,只是又問道:“那你們認為,今時今日,朝廷之中,何人堪為儲君?”
許是太上皇溫和、柔弱的聲音給了大家信心,那宗室中立馬有人道:
“吾等覺得,儲君之位,非忠順王爺莫可,忠順王爺乃是太上皇之子,他做儲君,名正言順……”
此人這話一說,那些心思不一樣的就有些坐不住了。
比如果郡王的支持者,就要跟著“發炎”,幸好被早有察覺的果郡王一瞪眼,這才閉嘴。
於是,太上皇難得瞧向忠順王,“你覺得如何?”
忠順王卻多少有些瞭解太上皇,他本能的感覺到危險,因此也不顧屁股上的疼痛,趕忙搖頭道:“兒臣不敢,一切謹遵父皇旨意…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