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殿內的安靜很多人都並不明白,因為他們大多對這件事都不清楚。
他們只知道,當年十一公主是“病死”了的。
最多也就知道一個十一公主是麗妃私通所生孽種的流言。
更多的辛密,他們無從得知。
景泰帝有些沉默,他自然明白他父皇的意思。對於太上皇能夠對此有所懷疑他並不意外,他知道他的父皇一向耳目通天。
但是說實話,這個問題,連他自己都不能確定……
他和麗妃之事是在他尚且完好之前,至於麗妃進宮之後,從謹慎考慮,他幾乎沒有再沾染過。
但是,為了使美人計達到十足的效果,他給麗妃的命令是必須要懷上他三皇兄的種,以此徹底套牢把柄。
但是也不知道是他的三皇兄不中用還是因為其行事小心,居然一直都沒有動靜,然後,他就幫了一把……
後來果然麗妃懷孕了,那賤人也告訴他,孩子是他的。
開始他是相信的,並且這也不影響計劃。只要讓麗妃把孩子生下來,然後讓他的三皇兄相信是他的孩子就好。
只是後來,他發現那賤人的心,慢慢的似乎已經不在他的身上。特別是最後,看見他的三皇兄,為了那對賤人母女,居然真的敢舉兵逼宮之時,他產生了深深的懷疑……
雖然,這些都是他的計劃,他的計劃就是要讓他的三皇兄始終相信那孩子是他的,讓他明白他已經處在絕境之中,才能讓他走上徹底的敗亡之路。
從這一點來說,他成功了。
但他就是心存疑慮,他始終懷疑,那女人欺騙了他,背叛了他……
也就是說,其實他也不知道孩子是誰的,可能是他的,可能是他三皇兄的,甚至可能是他父皇的……
不過都無所謂了,反正都已經死了。
荒唐嗎?
罪惡麼?
不不不,自古以來,這樣的事又何曾稀少?
越是強盛的家族,越是強盛的時代,這樣的事情越多。
哪怕宣告如漢唐之響,也不堪細數。
只是,為何他的父皇此時會以這樣深切、這樣鄙薄的眼神看著他?
他笑了,笑的很大聲:
“父皇真的這麼在乎這件事?若是如此,兒臣倒也有一件事不明,還請父皇明示……
河間王,當真是端碌王之子?”
一言既出,所有人心都緊張了一下。
這是又要爆出什麼皇家秘聞了麼?
御階之上,太上皇冷峻的面容當中,黝黑而略顯渾濁的瞳孔頓時一縮。
他身邊的馮祥能夠看見,太上皇放在紫檀木所做龍椅上的手,死死的握著,近乎將漆黑的扶椅抓出數條槓來。
馮祥心中有些顫抖,陛下,這是真的一點退路也不要,一點體面也不給皇室留了麼……
“徵和七年,父皇徵北蒙凱旋,龍駕途經章澤,端碌郡王攜妻眷迎接聖駕。宴中,端碌王側妃不見行蹤,至晚方從行宮而回……”
“徵和”是太上皇早年所用過的一個年號,取“征戰四夷以為天下之和”之意。
景泰帝仰著頭,直視著太上皇:“這些年,坊間一直有傳言,說河間王是父皇您的私生子,兒臣自然是不信的,但是隨著兒臣的調查,卻發現,每一樁每一件都在印證著這個流言。
所以,事已至此,父皇何不開啟天窗說亮話?如果河間王真的是兒臣的十弟…兒臣算過了,若是河間王真的是父皇您的兒子,他的年紀剛好只比老九小一點,正好排在第十位。
如果他真的是兒臣的十弟,那麼不用父皇費心,兒臣甘願將皇位讓與他。
反正兒臣犯下如此滔天大罪,又是個殘缺之人,早就沒有資格坐這天子之位……
哦,忘了父皇近年來是找到了自己的嫡親皇孫了,還沒有恭喜父皇。
只是父皇是否有一件事做的不妥,他們兩個算起來竟是親叔侄的關係,父皇又怎麼叫他們做了義父子呢?1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