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釵如何看不明白她的意思,卻仍舊讓點了那出戏,把戲目遞了回去。只是看著湘雲悶悶不樂的樣子,她主動道:“你說它熱鬧,你便不懂這出戏了。你過來,我告訴你,這一齣戲究竟熱鬧不熱鬧。
原本這就是一套北《點絳唇》,鏗鏹頓挫,韻律不用說是好的。還有那其中有一首《寄生草》的曲子,填的極妙,你又可知道?”
湘雲一愣,這出戏她確實沒看過。但是《點絳唇》這個曲牌名她就太熟悉了,還有這《寄生草》,一聽名字便知是極雅的詞,於是立馬回道:“好姐姐,你先告訴我,讓我也聽聽好不好?”
湘雲和寶釵的對話,旁邊眾人都聽見了,都安靜下來靜聽寶釵給湘雲普及戲理。
寶釵點點頭,略清了一下嗓子,然後以她慣有的中正平和,卻不失少女清麗的聲音,緩緩念道:
“漫英雄淚,相離處士家。
謝慈悲,剃度在蓮臺下。
沒緣法,轉眼分離乍。
赤條條,來去無牽掛。
那裡討,煙蓑雨笠卷單行?
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。”
湘雲聽了,細細一品,果然覺得十分的好,自顧稱讚了兩句,又笑對寶釵言:“寶姐姐,原是我不知道,它竟有這樣好的曲子,咱們就看這出戏。”
湘雲這不過是白話了,人家下面已經接戲開演了。
眾人也都被她們吊起興致來,安靜看戲。
戲的劇情倒不復雜,講的是梁山好漢魯智深打死惡霸鄭屠(鎮關西)之後,在五臺山出家避禍,卻因醉酒打傷僧人和破壞了寺中財物,最後不得不離開的故事。
果然在演到魯智深離開五臺山的時候,對他師父唱出了那首曲子,且與寶釵所言分毫不差,連韻律都拿捏的極為恰當。
許多人心中未免暗贊寶釵果真才學過人,博聞強記。
這出戏,分明不是傳世名曲,只是時人編造而出,她竟也能深知其根底。
但是她顯然欺騙了湘雲,這就是一出熱鬧戲。只不過熱鬧當中卻不失文雅與內涵,可謂雅俗共賞之佳作。
偏她知道,且在這時點出,既照顧了賈母、薛姨媽等人的喜好,又兼顧了年輕一輩的追求。
雖只是小小一件事,卻也能管窺蠡測出薛君才情之廣博,薛君處世之高明,令人敬佩。
賈寶玉將寶靈宮的事安排妥當之後,方啟程回府。
未出宮門,與二皇子的鑾駕偶遇。二皇子慣例與他攀談一番。
自賈寶玉掌禁軍一支以來,也不好每日去二皇子府了,所以他們見面的機會不如以前那麼多。對了,現在的二皇子府,應該叫齊王府。
“殿下在禮部可還順遂?”
簡單的客套之後,賈寶玉關心道。
去歲二皇子因為頂撞景泰帝,被削去官職,罰在府中禁足。後來景泰帝雖然礙於太上皇的壓力,解了二皇子的禁足令,但是卻沒有給他官復原職,反而調入了禮部。
禮部,是六部中最清閒的衙門。而且,和都察院一樣,有許多掛名的高官。
不過都察院掛名的官員多是為了出京辦事方便,而禮部掛名的官員,則是為了養老。
給老臣子一個更高的尊榮。
同時,禮部也是六部當中,最無法實現二皇子輔國安民理想的一個衙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