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久的沉默之後,皇后漠然開口道:“從來婚姻大事,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豈有你自己覺得配與不配的道理。
況且你也是讀書人,當知道男兒立世,重責守信。太上皇親自賜婚於你,是對你何等樣的恩寵?葉家將掌上明珠下嫁於你,又是何等樣的信任?
你當明白你該盡的責任,行事豈能瞻前顧後,枉顧聖命與尊長對你的信任?
前塵之事,念你年幼,本宮可以暫時不與你計較,但是日後若是再讓本宮聽見你在這樁聯姻之中,推三阻四,或是日後對蓁蓁不好,你仔細,看本宮能不能收拾的了你。”
皇后終歸是一國之母,她根本不與賈寶玉論是非因由,一番恩威並重的話,讓賈寶玉只得應聲點頭。
不過,總算是應付過去了。
面對皇后的問罪,賈寶玉根本不敢提什麼自己心有所屬之類的話,那才真的是自找麻煩,只能將藉口往二皇子身上扯,反正二皇子是皇后您的兒子,身為外臣顧忌、害怕二皇子是十分正常的事。
要是不把二皇子放在眼中,那才是大不敬。
所以賈寶玉這麼一說,皇后自然不好再拿他怎麼樣。
唉,都是惹不起的大佬,他一個小蝦米,夾在中間,只能見縫插針,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了。
好好教訓了賈寶玉一番,皇后才讓他起身,然後就像是完全揭過這件事,轉換了神色,竟對他笑道:“召你進來,另有一件喜事告訴你,陛下昨日就與我說了,欲冊封你姐姐為貴妃,冊封詔書不日就將下達,你還不給你姐姐道賀。”
賈寶玉面上一愣,做出喜不自勝的模樣,立馬再拜下與元春道喜。
心卻說這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。
元春立馬叫賈寶玉起來,然後又說都是皇帝和皇后抬愛,她才能有今日云云。
一番笑語之後,皇后對身邊的宮女道:“叫蓁蓁和雲霓郡主出來吧。”
賈寶玉這才知道原來葉蓁蓁之前居然在屏風之後。
隨著宮女的招引,隨即從屏風後面走出兩個女子,一高一矮。
高的自然是葉蓁蓁,她還是那般亭亭玉立,美麗的令人不敢直視。
矮的自就是那雲霓小郡主,自從上次在上書房得罪了她,賈寶玉也有半年多沒見到她了,如今看來,倒是感覺也長高了不少。
葉蓁蓁走到前面,與皇后和元春行了禮。又與賈寶玉輕輕一福,雖然沒說話,但是賈寶玉還是看得出來,葉蓁蓁在面對他時,到底和以前有了一些不同。
賈寶玉自然也回了禮,然後也和她一樣,一左一右的站在殿內兩旁。不同的是,他身邊沒吊著個“牛皮糖”。
元春看皇后讓葉蓁蓁出來與賈寶玉相見,便知其有意培養一下兩人之間的感情,她本來想順應其意,誇讚一下兩個人郎才女貌,天生一對。可是看著站在堂下,比賈寶玉還要高出不少的葉蓁蓁,她倒不好意思說出口。
這個時代,終究也還是講究男子比女子高才堪稱般配……
不過她隨即就釋然了,寶玉現在年紀還小,再過兩年……怕是也不一定能比對方高,畢竟葉蓁蓁也還不大,說不定還要往上長長!
於是,元春終於明白,自家弟弟為什麼不喜歡人家姑娘了……
皇后葉氏自然也看出這一點來,不過她卻沒元春想的那麼多。女子高挑一些,又不是短處。
以前宮中挑選秀女,也是太矮的不要,因為太矮了不顯身段和身材,且看去也不符合后妃的端莊優雅標準。
皇后覺得,自家大侄女這般才是最標準的美人身段,嫁給賈寶玉這小子,真是便宜他了,哼,還敢推三阻四,想想就讓人生氣!
簡單說了幾句話,讓兩人各自坐下,皇后就起身對元春道:“上月內務府送到我這裡的兩盆寒蘭開了,你陪我到花廳裡瞧瞧,讓他們兩個在這兒說說話。”
元春自然笑著起身,跟在皇后身邊。
“雲霓。”
皇后喚道。
“啊?哦……”一直吊在葉蓁蓁身邊不想走的小郡主這才站起來,隨著一道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