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釵顯然有些愣住,不明白賈寶玉為何這般問她,不過還是道:“聽聞二皇子乃是當今皇后之子,肩負天命國運,又勤勉克己,兼修治國安邦之策,這是大學士們乃至朝廷對皇子的期望,而二皇子遵照而行,有何不好之處?”
聽寶釵的口吻,至尊至貴之人,關心國家大事,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看來,寶釵的身上,確實有“肯教夫婿覓封侯”的志向與見地,在她莊靜嫻雅的外表之下,並不只有清高自詡,還有務實與上進。
賈寶玉相信,方才的話他要是去問黛玉,黛玉必然會覷她一眼,然後淡淡的甩下一句:“他好不好,與我何干?”
從這一點上來說,賈寶玉的心思倒是與寶釵更像一些。
不對,他哪有什麼清高的外表,他從裡到外表現出來的都是務實的市儈與對權勢的熱衷追求......
所以,哪怕賈寶玉已經猜到二皇子不得聖心,但還是毅然決然的決定跟在二皇子身邊。因為,二皇子目前是他最好的選擇。
至於聖心,聖心是可以改變的。歷來,很多一開始不得先帝信任的皇子,最後還不是一樣能穩穩的坐上皇位?
當然風險是有的,不過還是那句話,他沒有別的選擇,賈家也沒有別的選擇。
而且,皇帝年紀還不算太老,時間還很充裕。
接下來,他要做的就是乘著給二皇子伴讀的機會,將大玄帝國的權力中樞摸清、摸透,將來才能應變。
寶釵在回答賈寶玉的問題之後就一直關注著賈寶玉的神情,等著他的評判或者說出別的高論。
可是賈寶玉竟當著她的面陷入思索之中,一張白嫩尚且都不能算是俊朗的臉上,竟是濃郁的深沉。
她再如何博學與豁達,都難逃她仍是一個閨中女孩的前提。她的大多數認知都是從書中、從母親的教導中而來。
她也並未見過太多男子,像這樣近距離打量一個同齡男孩更是從來沒有的事。
但她知道,這樣的神情是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身上的,它應該出現在一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,或是勤政為民的父母官,甚至是為國為民的大賢身上。
思及他們剛才談論的話題,寶釵不難猜測,賈寶玉思考的便是外界的國朝大事。
再思及大半年來對賈寶玉的認識,以及賈寶玉在太上皇壽宴上的驚豔表現,寶釵心下了然。
寶兄弟,年紀雖輕,然已具青雲之志!
寶釵眼中忽然綻放奪目的光彩。
賈寶玉回神,剛好看到寶釵的這種眼神,他倒唬了一跳:“寶姐姐,你......”
怎麼辦,難道寶釵已經對自己產生非分之想?
寶釵不知賈寶玉的心思,笑道:“沒什麼,寶兄弟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。”
“呃,寶姐姐說的不錯,二皇子殿下人中龍鳳,他行事自然沒什麼不妥的地方。”
寶釵細細的瞅了他一眼,道:“寶兄弟也是難得的少年俊傑,如今又作為伴讀,可以時常出入皇城,受到朝廷大學士的教誨,待將來學有所成,必能一展宏圖之志。”
“哪裡哪裡......”賈寶玉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。雖然明知道寶釵這些話是站在表姐的立場上說的,但他還是改不掉老毛病,沒忍住調侃了一句:“能得到寶姐姐的青睞,我已經是心滿意足,也就不再稀罕什麼宏圖之志了。”
賈寶玉與寶釵說話的聲音雖小,但是旁人留心,還是能夠聽得見。
早就看到賈寶玉與寶釵親密交流心有不滿的黛玉,此時一聽到賈寶玉這句話,頓時道:“是呀,寶姐姐的青睞可不是誰都能得到的,我們這裡,也就只有你一個人而已!”
寶釵本來只是有些發愣,此時被黛玉這麼一戳破,也自知和賈寶玉的話親密過甚,面上微霞,可惜在她如雪肌膚的遮掩下,紅的並不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