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道兩側的建築也頗有些蒙古味道,卻因為土地利用率不夠,而被周瑜大範圍剷平,用以建設更密集、土地利用率更高的多層樓房。
“李海同李先生,可謂大才,他留下的諸多裝置,種種技術,對帝國幫助甚大,奈何李先生早早離去,不知所蹤,否則的話……”
說到李海同,周瑜眼中也有遺憾。
這種科技上的降維打擊,早就讓李海同征服了周瑜等人——沒有人不喜歡更省力的農機,全自動流水線,以及更大,更寬敞,佈局更合理的大房子。
“放心,他很快就會回來的。”
王維笑道。
其實他已經決定,再用一枚超時空傳送通道,將李海同送到主世界中,幫自己搞搞基建,攀攀科技樹之類的。
對下一次常規任務的約定,就是這種思路的最佳體現。
當然……
這個不是王維想找李海同的主要原因,頂多算是順帶的好處。
他主動找李海同,另有目的。
……
從城門口到皇宮的路徑上,自有軍士開道。
王維的霸王行宮橫於馬路中央,緩慢移動。九頭猙獰的魔物,引得往來人等驚呼不斷。
萬眾矚目之下,王維卻只是悄悄眯眼,感知著那附近若有若無的殺氣,王維微笑著對周瑜說道。
“所以,各國的使臣都就位了?”
周瑜亦笑道。
“自是如此,他們已經等待陛下好久了。”
“就是陛下此次入城,聲勢浩大,臣擔心他們會做出一些……嗯……不智之舉……”
“隨他們便了。”
當街刺殺什麼的,王維也不是沒遇到過,這種小打小鬧的手段,著實入不了王維的眼。
可能是那些散露殺意之人,也不是有眼無珠之輩,總而言之,直到王維抵達皇宮,也無大事發生。
坐在龍椅之上,又與周瑜聊了些有關於登基之事,周瑜便起身告退,做登基準備去了。
只餘下王維獨自坐在大殿之中,默默等待了片刻。
很快,另有一人在血神衛的帶領下,藏頭掖面的出現在了皇宮之內。
……
“臣,韓侂冑,拜見天命皇帝!”
下方之人,在見到王維的第一時間,便摘下了兜帽,露出真容。
此人年約五十上下,身材發福卻不臃腫,年紀雖大但精氣神頗足。
而當此人開口報名的第一時間,王維便從記憶中,找到了韓侂冑這三個字。
韓侂冑,南宋權相,外戚,南宋國內少有的主戰派。
後世評價,此人的功績堪比岳飛,奈何運氣差了點兒,南宋也是扶不起的阿斗,國內的大環境就是吟詩作對,重文輕武,在此等大環境中,就算你有天大的抱負,也根本沒有發揮的餘地。
但那是曾經……
現在的局面,與往常根本不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