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。
觀眾可能只是覺得好笑,能放鬆。
可同樣在關注這節目的一些導演們可就沒這麼簡單了。
魔都衛視一位叫末汎的導演,同樣在家裡看著電視,這才是十幾分鍾,就覺的不一樣了,可具體又說不上來。
拿起手機,點開一個群。
“怎麼看?”
沒過幾秒,馬上有人回覆。
“說不好!”
“不好說!”
“很有趣!”
“不得了!”
這個群人不多,就三十來個,但幾乎都是至少有十年以上電視經驗的各部門精英,有一線衛視的大導演,也有地方電視臺的領導。
這不是第一次在這群裡討論蘇巖了。
當時《星!冰箱》出來的時候,就有人說這個年輕人不簡單。
當時大部分人還是覺得只是曇花一現,並沒有太在意。
可馬上推出的《蒙面唱將》和《街頭美食》的接連成功,群裡風向變成後生可畏。
《奔跑吧!》開始播出時,已經是都抱著學習的態度。
甚至有極度認可蘇巖的導演說過,他的節目理念,已經領先行業內絕大多數的人,想翻車,太難。
《一日三餐》播了一會,卻沒有得到一個負面評價。大多都和自己一樣,感覺特別,卻說不出來,還得要慢慢觀察。
一位老資格的導演最後發了句話。
“認真看吧,他們提出來的慢綜藝,也許並沒有這麼簡單,很有可能會創造一個新的形式,一個新的流派。”
末汎看著手機呆了幾秒,完全沒想到這位前輩會給出這麼高的評價。
燕視比較良心,直到播出半個小時,才開始進廣告,而且時間也不長,右上角還有倒計時,提醒觀眾朋友趕緊上個廁所。
更多人是看了節目後,趁著這個時間,拿起手機給朋友安利節目,或是尋找貼吧微博等平臺,去抒發下觀後感。
這節目,太不一樣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