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此話後的蕭槿已然是內心狂喜,但他強裝鎮定,仍舊錶現出風輕雲淡的模樣,在帳內的一處蒲團上坐了下來。
“敢問蕭先生,權玉當真是楚國人?”
蕭槿呵呵一笑,說道:“廉將軍既然想明白了,為何還要問我。”
“此事事關重大,沒有確鑿證據廉某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。”
廉閔看著蕭槿,一臉的渴求神色讓蕭槿也看之動容。
此刻,這位一心為國的齊國將軍的臉上顯露出了十分痛心的神色。
“將軍一心為國,蕭某佩服萬分,就連當初權玉奪你的功勞你都從未記掛於胸,這份胸懷天下人中還能有幾人可以做得。
廉將軍,當初你領兵破楚軍時心中就沒有一絲疑慮嗎?
縱然楚軍再無能,那也是有著二十萬之眾,竟然卻和權玉相持了一年之久。
將軍領兵攻擊楚軍防線之時,那楚軍是否一副毫無防備的模樣,不然將軍人馬頂多萬餘,那防線上可是有數萬楚軍的。
將軍攻破楚軍後,權玉這才領著其餘人馬一同殺潰楚軍,這其中的蹊蹺難道將軍不明白嗎?
大破楚軍之後,國公賞罰將士,那權玉變成了齊國三軍統領,而廉將軍卻只是落了個從功,以至於天下人皆知破楚之戰是權帥所為,卻又誰知道此乃是廉將軍的功勞呢。
楚軍退後,齊國應該以此要挾楚國,至少讓其賠款割地才是正理,卻沒想到齊國分文未取不說,還向楚國以禮讓爭議之地,獲取萬世太平為由割讓了巢澤三縣,廉將軍就沒有懷疑過其中的原委嗎?
向被自己打敗的楚國割地不久,權玉又急匆匆繼任河東郡守,與蜀國聯合興兵攻打朝局動盪,剛剛歷經了抗戎之戰的秦國,卻沒想到秦國虎狼之師讓權玉大軍傷亡慘重,這才有了長公子出質一事。
廉將軍,你可知權玉擊敗楚國之後,是誰向齊公進言徹查此戰真偽?
向楚國割讓三縣之地後,又是誰向齊公哭諫,意欲組織割地之事?
興兵伐秦之前,是誰在朝堂之上公然勸齊公休兵?
權玉大軍潰敗燮玉關下之後,又是誰離開了中樞,去到秦國為質?
那人走後不到一年,齊公便突然歸天。
廉將軍,你還不明白嗎?”
隨著蕭槿一口氣說完,廉閔頓時茅塞頓開,恍然大悟。
羋夫人裡應權玉,把持朝政,外合楚國,為其造勢。
他們為了將公子堰推向公位,不惜故意與秦國開戰,攫取戰功。
戰敗後又將總愛與他們作對的公子碩打發到遙遠的秦國為質,搬去了阻礙公子堰繼位的最大絆腳石。
如此種種脈絡清晰的浮現在了廉閔的腦海之中。
他緩緩站起身來,向著蕭槿深深一拜,說道:
“蕭先生今日救我免陷於不忠不義的澤淵之畔,廉某拜謝先生了。”
蕭槿見廉閔如此大禮,便閃身一旁說道:
“廉將軍不必如此,蕭某乃是一介庶民,當不起將軍大禮。”
廉閔聽後微微一愣,便又施一禮道:
“廉某隻是一介武夫,只敬先生大才,那些繁文縟節又有什麼用呢。
蕭先生有恩與我,即便是庶族也當得起廉某一拜。
今日若沒有先生,廉某怕是會助紂為虐,引我大齊走向萬劫不復之地了。”
一席話說完,蕭槿看著廉閔那真誠的臉龐,便對這將領生出了好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