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苗,是她和陳父生的唯一的孩子,是她的親女兒。
而陳松和他大哥,都不是陳母親生的。
所以,柳小艾是不管過年不過年,她都不想回陳松老家的。
如果是親媽,肯定早就把房間弄的暖暖和和的等他們回來了,而不是冷冰冰的屋子給他們住。
柳小艾不清楚,為什麼陳松這麼執著的回來過年。不是親媽,親爹也不管他,他為什麼就是對這個家這麼戀戀不捨?
明明家裡就沒有一個人歡迎他們回來啊。
陳松也曾經跟她解釋過,說家裡雖然一無所有,可是這是他的根,以後也是小寶的根,人可不能忘本。
柳小艾是很不理解的,什麼根什麼本的,她其實根本就沒什麼概念。
對她來說,她就是一輩子不回來,她也沒有任何遺憾。
陳松的骨子裡,還是保留著很傳統的一面的,那就是對祖籍的執念。
陳母也許意識到自己好像暴露了什麼,很快便用其他話題給遮掩了過去。
柳小艾自然不會就著這個話題再說下去,便也跟陳母打著哈哈,糊弄了過去。
回到自己房間的時候,柳小艾就跟陳松複述了陳母的話。
末了,她還撇撇嘴說道:“看看你媽,自己都知道後媽不好,倒是真疼你妹妹,打算的夠長遠的。真討厭你親媽,扔下兩個孩子,不管不顧的就走了,剩下你和你哥跟個野孩子一樣沒人管。”
陳松不喜歡柳小艾議論他後媽,更不喜歡她議論自己親媽。
陳松的親媽,不是離婚,而是離世,還是自殺。
至於自殺的原因,陳松也說過。陳松的爺爺奶奶告訴他,他媽是跟他爸爸常年的爭執,一時想不開才走了這條路。
而陳松的爸爸則告訴他,他媽媽是因為受不了婆媳關係不和睦才想不開的。
陳松不知道誰說的是對的,哪怕就是真的婆媳關係不和睦逼死了自己的親媽,他也沒有恨過爺爺奶奶。
因為陳松從一歲多就沒了親媽,他爸爸又很快給他找了後媽。後媽不管他,他從小就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。
他從小就跟爺爺奶奶親,跟自己的親爹卻是感情一般。
陳父也是,娶了後老婆又有了孩子,對自己前妻生的兩個兒子就沒再管過了。
陳松的大哥跟陳松完全不一樣,陳松是覺得陳家始終是自己的家,所以不管陳父陳母怎麼對他的,他都是能回家就回家。
而陳松的大哥,除了過年這兩天,都是按風俗回陳家吃個團圓飯,不過也就是僅限於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兩天,其他時間,他們一家都是去跟著丈母孃過了。
大嫂孃家是陳家莊附近鎮上的,從鎮上到村子裡,也就半個小時不到的距離,可是陳松大哥很少回陳家莊看他親爹。
陳松是巴不得天天守在陳家莊,守著他所謂的“根本”的。
柳小艾非常討厭他這點。她本身對陳父陳母沒有任何的好感,甚至有很多的抱怨和委屈在裡面。
可是她還要考慮到陳松的心情,天天在陳父陳母面前陪著笑臉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