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法字畫想要出意境,這不算太難,但想要通神,這就太難了。
例如符籙,書寫符籙其實就是一種書法,書法練出了火候都能寫出神韻意境,如果這份神韻意境是道法,那麼這書法就堪比符籙。
然而道法的神韻意境,乃是對道法的領悟,練習書法容易,領悟道法太難。
所以,書法練出神韻意境不難,但這份神韻意境是道法,這才能通神。
作畫也是同理,想要畫出神韻意境容易,但想通神,必須要悟道。
姚老爺子送他的這幅畫卷,已經通神入道,這絕對是一位道家高人的真跡。
並且這畫卷的內容是神仙像,蘊含了道法真意。
張凡就是精通神仙畫像的高手,他雕塑神像的基本功就是畫神仙像,一眼就能看出這畫卷的神韻意境。
展開整張畫卷,寬約九十厘米,長約三米,是以白描的手法作畫,一共畫了三十七位神仙,從上向下分佈。
上方最高一位是天神,身披文武甲,乘坐麒麟坐騎,眉心有豎眼,右手持法鞭,左手捏一指指天訣。
下方是九重雲霄,雲霄之間有三十六位天將,有的天將是人形,面目威嚴,手持鞭、鐧、斧、鉞等法器,有的天將是鬼神,尖嘴、面目猙獰,背生鳥翼,手持錘子和鑿子。
畫卷沒有題字,也沒有印章或落款什麼,看不出多餘的資訊。
不過這畫卷的神韻風格,張凡感覺很熟悉,很像是吳道子的作品。
吳道子,道號吳真人,又曰吳道真君,後世遵奉為畫聖,最擅長畫仙神佛鬼,以畫入道,畫意通神,後世的很多神仙像,基本都是以吳道子畫的形象作為原本,例如人們熟知的鐘馗圖。
張凡小時候學習畫畫,就是從學習吳道子的畫作開始,師父還經常帶他去各大博物館觀看吳道子的真跡。
所以他對吳道子的神韻風格很熟悉,雖然這畫卷沒有落款,但他能認出,這應該就是吳道子的真跡。
而這畫卷裡的天神,應該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,以及三十六部雷公正神。
在民間故事裡,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有兩個化身,一個是封神演義裡的聞太師,另一個是隋唐小說裡的宇文成都,被李元霸擊殺後,迴天歸位,用雷法劈死了李元霸。
在道家典籍裡,《雷霆玉樞寶經》有載,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專制九霄三十六天,執掌雷霆之政,亦稱作神霄玉清真王。
玉清真王就是南極長生大帝,居神霄玉清府,乃是三清四御的四御之一,也是雷部主神。
在正統的道教神仙體系裡,三清是大道顯化,超脫於一切之上,而真正管事的最高神仙,其實是四御。
正一派的天師道法,供奉的正神就是雷部玉清真王,不過天師一脈沒落,早就請不動雷部正神了。
這幅畫卷蘊含了吳道子的畫意神韻,已經可以作為道法參悟,不過年代太久,畫意的念頭早已消散,失去了靈光。
不過他通曉吳道子的畫意神韻,也算是一脈相承。
並且他修習雷法,這畫卷也是畫的雷部正神,被他得到,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。
他可以祭煉這畫卷,加持念頭法力,重新開光顯靈,正好做成一面道幡法器,配合雷法使用。
不過這玉清真王圖,吳道子的真跡,這絕對是正兒八經的國寶級別的寶物,如果放到市面上去拍賣,即便沒有題字和落款,價值大減,但至少也得上億起步,用來做法器,貌似太奢侈了。
如果鬥法損壞了,直接就損失上億,想想都覺得心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