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
停職檢查通知帶來的憤懣、委屈和不甘,對於鍾世桓來說很快就過去了。
容易把人往好處想的他都沒有想拿著通知去找周世明對質,以至於只是簡單問了問法務部停職的原因。
“因為公司近期知悉的匿名信,大部分都指向了您,舉報您在擔任CEO期間,有大量違反規定的行為,所以我們只好暫時停止您的工作,以便做進一步的審查。”
“周董知道麼?”
“是的,周董也是無奈之下做出的此項決定。”
“那內鬼的事情呢?造謠的人總得有人管吧?”
“我們得到的訊息是,會在適當的時候,結合證據繼續排查和追責。”
這是外交辭令,顯然公司在抓“內鬼”的問題上,打算拖一拖。
不過,拖一拖是為了什麼目的呢?
最近匪夷所思的事情太多,鍾世桓反倒有些習以為常了。
2.
周世明和董事會做的彙報,和世桓聽到的不太一樣。
在董事會層面,大家瞭解到的是因為鍾世桓掌握了太多公司的資訊,非常具備洩露資訊的條件。至於動機,也許競品給了太多的好處,而且南京銀龍客車的標隱隱約約也有倒向競爭對手的嫌疑。
鍾世桓是內鬼?
大部分人是不相信的,但是匿名信的攻勢最近愈演愈烈,累計有18封之多,而最近的舉報信,確實也對鍾世桓的行事與私德進行了攻擊。
非常時期,有人背鍋還是必要的。
但是這個時候的鐘世桓,顧不上為自己分辨。因為世桓始終認為,“內鬼”是自己和公司最大的敵人,既然失去了在公司獲取資訊和排查的權力,世桓覺得,需要自己上手了。
3.
憑著手裡僅有的幾封信,世桓試圖去尋找線索。
世桓把舉報信都還原成文字,然後用電腦把關鍵字提取出來,進行排列組合。他想看看到底從高頻詞裡究竟能發現什麼。
世桓想知道的,並不是造假、賄賂這些名詞,這些名詞已經司空見慣,也無從判斷“內鬼”的身份,重要的是那些常用的口頭語和語氣助詞,它們代表了一個人的語言特徵。
在第一封信裡,出現了四次“啊”。
根據統計,70%的女性在表達的時候,更喜歡使用“啊”這種語氣助詞來結尾。而男性更傾向於簡潔有力的結尾。
女性+公司核心資訊。
世桓決定從委員會的女性開始調查。
4.
張嵐最近的狀態也不好。
一是自己母親的身體出了點兒問題,手術後一直住在醫院,老父親自己高血壓,高血糖,所以跑前跑後都是張嵐自己要去折騰。
二就是最近自己的弟弟做生意賠了本兒,時不時就來找她借錢,雖然也是惱恨弟弟不成才,但是畢竟是親弟弟,總要出手。雖然老公現在也不過問,當時以後要是還不上,估計也是個雷。
再加上公司最近出的事,張嵐也是覺得後背發涼。“最好這件事不要惹到我身上,平平安安最重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