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秀妍待宴席結束,親自執筆,將在腦海中構思好的,吸引客源的計策寫下來,貼在了大門外。
此計果然靈驗,貼出去沒多久,引起了吃瓜群眾的熱議。
次日一早,飯館尚未開張,門口已然聚集了不少人。
*
“吃了他家的魚,真的能增強智力,讓小孩子變得更聰明?”
“不知道耶,說不定只是噱頭,吸引客人來吃飯。”
“依老夫看,確有此事,縣試榜首不過是個漁家女兒,能有此成績,肯定與智力有關。”
“沒錯,智商不高,絕對不可能考的這麼好,漁家人常年吃魚,所以養育出來的孩子,才會這麼聰明。”
“我不管聰不聰明,是不是真有其事,我就是來沾點喜氣的,十三歲的縣試榜首,百年難遇,我家娃兒明年也要參加縣考,買一份饞嘴魚回去,讓他吃了也跟著沾點光。”
“哈哈哈,我也是這麼想的,我家閨女明年也要縣考,買份魚回去,讓她也沾沾喜氣。”
“大傢伙都別跟我搶,我家有六個孩子,都需要增強智力,讓我先買。”
“憑什麼你先買?誰家還沒個孩子呀。”
“就是,好事憑什麼都讓你搶先了?開業當天八折優惠,誰搶到是誰的。”
“沒錯,想沾喜氣,各憑本事。”
“開了門往裡衝!”
“.”
*
大門外沸沸揚揚,飯館內有條不紊的準備。
葉秀妍早有計劃,將漁家菜定位於中檔價位,大眾化菜品,快餐的形式。
魚片和各類配菜,在熬好的魚湯裡打個滾,用不了幾分鐘就能出鍋。
新增上秘製醬料,再配上一碗提前燜好的米飯。
一份饞嘴魚,從下單到上菜,只需盞茶的功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