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得今日這般寬鬆愜意,而且周氏還主動讓廚屋那邊張羅招待葉嵐嵐與李婉婉,蘇寧兒有些受寵若驚,特意命沁兒、霜兒溫了些上好的酒水過來吃。
葉嵐嵐出自累世官宦人家,雖說自己無甚大的學問,卻也十分喜歡蘇寧兒這般有才情的女子,與她相交併非只因為慶王的緣故。
都說商賈人家出不來才學出眾之人,蘇寧兒倒是讓她覺得不可思議,平日裡也不怎麼讀書認字,然而言行舉止間都透著書香門第家的溫潤與博學。
委實了不得。
所以她也存了些想考較蘇寧兒的想法。
閨閣女子們在一起飲酒作樂,大多也少不了行酒令。
想要見識一個人的真才實學,其實一頓酒喝下來幾乎就能瞭然於胸。
正席尚未開始,三人便已喝了不少酒,輪流著做令官行令。
待得性質濃厚之時,李婉婉直接將沁兒、霜兒連同各自帶來的婢女一起拉來湊數。
畢竟這屋子裡,論起才學,她既比不過葉嵐嵐,更不用提蘇寧兒,哪怕是背誦先賢詩文,她肚子裡的筆墨也是有限的。
能夠多幾人墊背,她便能少飲些酒水。
這也是她唯一可以耍的一點小心思。
對於酒令文化,蘇寧兒其實這段日子也頗有了解。
無論男女,無論階層,大家聚在一起作樂,都習慣性的行些小令、聯語之類的來行令飲酒,輸者罰飲。
實際上就和她那個世界裡投骰子差不多。
作為一個現代人,她還真有些害怕自己冷不防就喊出個“九點、十一點”之類的,弄得格格不入。
葉嵐嵐制定的規則並不嚴苛,只要令官出題,其餘諸人能夠圍繞著主題朗誦出一首相應詩文便可作數。
起初蘇寧兒也能迅速的想些大家所熟知的作品來答題,諸如蔡文姬、卓文君這類名流,眾所周知。
但後來她想到李冶、薛濤這些才女的詩文時,便沒了共鳴。
直到後來她背了些上官婉兒的詩文出來,仍然是無人聽聞過。
她這才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,此大唐並非她所熟知的那個朝代。
果然是存在著平行世界的。
之後,葉嵐嵐以相思為題,讓大家吟詩作答,蘇寧兒可不敢再拿自己所熟識文人作品來行令了,索性讓一切隨心而來。
望著那壁畫上傲骨臘梅,便是脫口而出:“清幽池淺壁中樹,寂寥梅花相映燭。冷麵憑欄說離怨,不盡悲歡強作苦。”
“好詩呀,一娘果然是才思敏捷。”
只是看著她有些落寞的神情,葉嵐嵐這一刻才體會到她內心的孤獨,原來這女子並不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