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怪風還是吹了起來。
先是,某部位的領導在參加第二屆“嶺南論壇”時表示,微信有收費可能,但不會大幅度收費。工信部正在協調運營商微信收費一事,他們會考慮運營商的合理要求。
接著,有媒體從接近工信部決策層的知情人士處獲悉。“微信收費是肯定,但具體如何收費還在斟酌研究中。”
不過緊接著,微信官方微博釋出闢謠訊息,否認了各種流傳收費的傳聞,並表示微信的基礎業務不會收費。
李西也對外表示“網路最佳化計劃,正在和運營商運維部門共同探討信令解決方案,相信會透過共同努力找到解決之道。”
接著,神州泰嶽一則涉及招標的公告,透露出飛信未來一年的路線圖。中移動擬為飛信增添視訊通話等功能,此外還擬在手機桌面、ROM等方面增加使用者黏性。分析稱,飛信這樣的佈局或為狙擊微信。
聯通方面也沒閒著,同樣參考移動,推出了沃友這麼個軟體。
可以在手機或者電腦上使用的聊天應用,支援語音對講,同時支援傳送文字、表情、圖片、影片等。
陳平江對此緊張嗎?
一點也不!
騰訊都敗退了,就靠這兩家,綁在一起還不夠微信打的。
公眾號、服務號的出現,早就讓微信的生態完整,立於不敗之地。
等到今年夏天,拿到金融牌照,微信支付一上線,到時候還不是嘎嘎亂殺?
主打強社交關係的即時通訊類軟體,遷徙成本本身就高的可怕。更何況,微信已經超脫了即時通訊軟體的範疇,變成了一款工具。
一款未來能付錢、能購物、能聊天、能影片、能團購、能醫院掛號、能點單、能信用卡付款、能付水電費、能買車票的工具。
陳平江就想問問,你們怎麼和我打?
另外,面對這些怪風,人人網也不是什麼都沒做。
最重要的一招,分化。
和電信合在一起搞的大王卡再過一個月就要上線了。
這招等於在刨聯通和移動的根吶。
足以讓聯通和移動應付一陣子,沒事少蹦躂。
當然了,和三大之間打歸打,鬧歸鬧,合作一樣也不少。
誰讓橘子S2賣的好呢。
這兩家不得不捏著鼻子來尋求合作,每家各要了兩百萬部合約機。
還在心裡安慰自己,我們找的不是人人網,找的是橘子科技,人人網和橘子科技並不是一家公司。
儘管兩家公司都是陳平江的,但就是不同!
到青山湖基地後,陳平江將目光放到了LTE技術的研發進展上。
“我們什麼時候能追上華為的TD-LTE技術?”
說起這個,林斌和周光平都面露難色。
“差距還是很大,我們起步太晚了。華為08年就和M/LST等國際組織以及移動等運營商在TD-LTE上進行了深入溝通和驗證工作。10年就完成工信部外場第一階段測試,測試的結果全面達到或超越了測試規範指標。”
陳平江無奈的點點頭,客觀因素的確存在,人家在做LTE的時候,橘子手機都還沒成立。
何況,華為在通訊領域這麼多年,積累了這麼多技術,那不是開玩笑的。
“看來我們S3要想出海,還得嘗試走走別的路子。”
沒有專利,出海必被告,要麼只能老老實實的交錢。
小米直到14年才在海外上市,第一站是印度市場。
世界範圍內,就手機和通訊行業的官司最多。
打到頭皮發麻。
高通和蘋果三星就不說了。
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