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魯之地,儒道祖庭孔門中。
氣氛一片嚴肅,四處穿梭的孔門弟子們,也是一個個不苟言笑。
只因最近在江湖上,書院頻頻的惹眼。
讓整個孔門上下,所有人都覺得十分不爽!
基層弟子們,覺得書院簡直就是把他們的風頭,全部都給搶走了。
現在,孔門弟子外出之時,內心的那種優越感,都不知道少了多少。
別人一談起儒家,就說書院怎麼怎麼樣。
又有學究天人的夫子主事,更有儒聖坐鎮。
這種讓孔門弟子無法人前顯聖的感覺,無比的難受。
雖然他們偶爾也會上前,與推崇書院之人,談及孔門出五尊聖人的歷史。
但面對對方那一句‘哦,你們孔門現在有幾尊聖人?’。
所有試圖宣揚孔門悠久歷史的弟子們,盡皆差點道心破碎。
遂以,這些時日以來。
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的,沒有半點精神模樣。
而孔門之主孔笙,心情則更為的陰鬱!
現在江湖上的形勢波動,他比普通弟子看得更加長遠。
先前儒袍出世之時,他就感覺到。
因書院出了至寶,整個門庭的氣運,又是漲了一分!
雖然不知道那件由儒聖,辛苦煉就的至寶儒袍,到底有多少威能。
但從儒袍出世的那一天,整個書院上空紫氣東來三千里的異象。
就足可見一斑!
其後,書院大開門楣,廣收弟子。
又是直接讓天下的儒家學子,共匯書院。
這樣下去,他們孔門今後還怎麼收弟子?
難道收書院挑剩下的?
隨著書院的幾個大動作,此消彼長之下,孔門在天下儒生心中的地位,也越來越低!
這儒道魁首的位置,早就沒幾個人認了!
孔笙知道,這種情況,若是再繼續下去。
恐怕還等不到謝觀應成為儒聖,那他們孔門的氣運,就會衰弱得不成樣子了!
若是連氣運都沒了,那他孔門就算硬堆出一尊儒聖。
恐怕到時候也是回天乏術!
不!若是氣運沒了,孔門怕是就再有五聖之力作為底蘊。
也決計出不了一尊儒聖的。
門庭之爭,本就在乎氣運之爭。
打打殺殺,終究只是表面。
若是氣運在,那別人就是想滅你的門庭。
有著冥冥中的天道護佑,那總是會化險為夷的。
而若是氣運消散的一乾二淨,那恐怕.
就算沒人來找你門庭的麻煩,也未嘗不會毀於天譴之下。
故,道統門庭的爭鬥,只在雙方氣運接近之時,才能靠廝殺一分勝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