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聖賢莊,內部大廳中。
孔笙與謝觀應,相對而坐。
一縷薰香燃燒後形成的青煙,在兩人身旁浮起。
孔門作為自儒道開創以來,千載儒道聖地。
這小聖賢莊,自有一股詩書之氣。
這股氣息,是刻在骨子中的。
就算曾經歷書院儒聖,以大神通給予震懾。
那股千載積累起來的儒道氣息,也是未損絲毫。
孔笙目光灼灼的盯著眼前的謝觀應。
腦海中,有關謝道應生平的所有經歷,都在其腦中回過一遍。
謝道應此人,雖然外表上看去,是一個謙謙君子。
但其內裡的心狠手辣,尤其是不顧自己妻女的死活,強行攝取對方氣運的那番作為。
就連孔笙這個孔門之主,也不由的有些心驚!
只是,現在書院給的壓力太大太大!
既有學究天人,通曉百家武學的夫子領導全域性。
背後更是有一個,神通廣大的儒聖坐鎮!
如此龍盤虎踞之地,若是再讓他發展下去。
恐怕不出一年,自家孔門這儒道魁首的位置,就要讓與對方了!
這對孔笙來說,又如何能接受?
他是孔氏後裔,而整個儒道都是由其先祖孔聖創立的。
其後,孔聖留下的道統中,更是一連出四位聖人。
及到孔笙繼承孔門之後,孔門中已經是有著五位聖人之力遺澤。
自己坐擁如此底蘊,沒有突破到儒聖境界,已經是愧對列祖列宗了!
若是就連儒道魁首的位置都丟了,那孔笙日後入幽冥,恐怕都無顏面對各位先輩!
現在書院來勢洶洶,更有天下儒道學子歸心。
孔門若是再不出現一個儒聖,恐怕倒時候禍事一起,孔門在儒道中,就得徹底居於書院之下。
所以,儘管孔笙很清楚,眼前的謝觀應是一狠毒君子。
但他也不得不承認,對方這方天地,最接近儒聖的一人。
加之對方在氣運一道上的造詣,若是能收入孔門,謝觀應必定會成為儒聖。
在孔笙還在思量之時。
謝觀應就已經面帶微笑,對著上首的孔笙。
恭敬行禮道:
“儒道孔門一脈,名傳千古,聖人頻出。乃天下學子,心心嚮往之地。”
“觀應也早就對孔門主崇敬不已,今日,欲拜孔門主為師,入孔氏門庭之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