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回答略有差別。
張鉅鹿說的是:“皇上,此書大逆不道,對聖人不敬,毫無禮儀廉恥,不值一讀!”
“如果讓其在世間傳播,忠孝禮儀必定會荒廢,後患無窮。”
“因此,臣認為皇上應將此書列為禁書。”
“禁百姓和學子們閱讀此書。”
張鉅鹿是寒門學子出身,三十年黃門生涯,一直不驕不躁,慢慢地看著一些人蹦躂,只聽只看,從來不說。
在其恩師死後,他頂上了老首輔的空位,一下子連升十一級,當了首畏宰相。
自此位高權重,讓人忌憚。
然而,他是孔門一脈的儒臣,自然要支援孔門一脈。
離陽皇帝趙淳聽了之後,當場面露笑容點頭稱讚:“張愛卿所言極是。”
張鉅鹿知道這話說到皇帝心坎裡去了,於是就不再出聲了。
然後趙淳又看向了楊太歲。
張鉅鹿忠於國家社稷,但趙淳心裡覺得楊太歲的建議顯然更加有用,因為論陰謀和毒計,還是黑衣病虎楊太歲更狠。
楊太歲本是東越國頂尖士族楊氏的後裔。
他從小就學識淵博、通曉百家,精讀儒釋道三教典籍,對於陰陽五行術數這塊尤為精通。
在十三歲的時候剃髮出家了。
他表面上雖然是一個和尚,但是師從的卻是清虛宮的道長,學習的道門方術以及兵家學問。
所以他骨子裡學的其實是法家,行的是縱橫捭闔術。
二十餘年前,楊太歲為求功名入皇城,此時徐驍也正好帶六百黑甲出了錦州。
兩人為先皇的左膀右臂,一文一武,楊太歲負責出謀劃策,徐驍負責衝鋒陷陣。
三人一起爬上保和殿暢談天下,飲酒高歌,肆意橫躺,誰也不介意,直到徐驍受封大柱國。
後來,楊太歲被皇陽的先皇授意,與徐驍喝了一場離別酒。
這當然是一場陰謀。
就在楊太歲拉著徐驍喝酒的時候,徐驍的妻子吳素,卻是被一位天象境和三位指玄境強者圍殺。
他們的目標是,想要讓吳素腹中的胎兒死於腹中。
這便是震驚天下的京城白衣案。
後來,吳素為保兒子,強行踏入陸地神仙境偽境,並殺出重圍。
但是這位奇女子,也因此也落下了病根,短短數年後便離世了。
而楊太歲,在這次白衣案當中,是最主要的幕後黑手和幫兇之一。
最終陷於忠義難兩全的境地當中。
不過,也正是因此,他與北涼王再無和好之日,故而得到了離陽先帝與當今皇帝趙淳的絕對信任。
“皇上,微臣認為此書讀著玩賞挺有趣,但書上思想大逆不道,因此微臣也認為當將其列為禁書。”
“以免……百姓生出異心,患害蒼生啊。”
楊太歲還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來處理此事的。
其實他個人認為,這本書非常好,但是也正是這本書太好了,普通百姓讀了之後就不會當順民了。
故而,為了繼續掌控百姓,他建議將《聖人盜》列為禁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