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長風繼續侃侃而談。
“放權,顧名思義就是把更多的權力下放,讓各衙門擁有更大決策權,皇帝負責制定戰略方針和方向,丞相負責執行皇帝的戰略方針和方向,各司其職,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提高辦事效率。”
此言一出,群臣頓時大喜。
李長風此舉無疑賦予了他們更大權力。
身為丞相的馮去疾則心中一緊。
李長風此舉,無疑給了丞相更大權力。
自古以來,丞相和皇帝的權利均衡就是很大的問題,丞相全力太小無法發揮出作用,歷史上許多無所作為的丞相其實並非沒有才華,而正是這個原因。
權力太大則會對皇權造成威脅,歷史上許多權傾天下甚至威脅到皇權的權臣,正是因為權力太大造成的。
如果後續皇帝無法制衡,歷史難免重演。
馮去疾不想讓大乾出現這種情況,他對李長風這個策略是有些不滿的。
他明白的乾武帝自然也明白,此時眉頭也皺了起來。
在他心中,這一點已經被否定了。
但他沒有說話。
他在等李長風的第三點,希望事情能出現轉機。
李長風把眾臣表情看在眼裡,心中冷冷一笑。
他豎起了第三根手指。
“第三,監督!這是本皇子施政策略裡面的核心,是最重要的一點!本皇子將廢除御史臺建立一個新的監察機構,來監察諸位大臣的執政情況,這個監察機構直接向皇帝彙報,不受朝中任何部門約束。”
聽到這裡,乾武帝暗自嘆了口氣,對李長風隱隱有些失望。
還是太嫩了啊。
這種監察機構根本沒有太大意義,御史臺這種雞肋的存在就是證明,吏部的官員考察機制也不見見得有什麼用,買官賣官的情況即便到了現在也難以杜絕。
而且,一旦這個監察機構和吏部的人勾結,想欺瞞皇帝實在是太容易了。
這也是他這些年為何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的原因。
他很想立刻就打斷李長風,但想了想還是忍了下來,等他說完再指出其不妥之處,好讓他能謙虛一些不再那麼剛愎自用。
不單單是乾武帝,馮去疾和許多心繫大乾江山社稷的老臣也非常失望。
李長風的才能,也許只在科研和生意上。
治國理政,還是不行啊。
李長風從眾人細微的神情變化中已經看出了端倪。
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當中。
他繼續說道:“既然建立的新的監察機構,就要建立新的監察標準,原來的官員考核機制也將徹底廢除,所有衙門的主管官員實行目標制,或者說是任務制,完成則考核合格有繼續任職的機會,完成的好有升職的機會,如果沒完成便只能退位讓賢!”
聽到這裡,乾武帝頓時來了興趣。
馮去疾也打起了精神。
有點意思了啊!
李長風還在繼續:“這個目標和任務必須是具體的,用數值能表現出來,百姓眼睛能實打實的看得見的,任何模稜兩可操作空間大的,都不予透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