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王家也不是沒有提純粗鹽的更好辦法,只是提純後遠遠達不到李長風精鹽那樣的品質罷了。
按照他們落後的技術提純粗鹽,會讓成本大大增加。
所以除了自己食用和專供達官貴人的,王家供應普通百姓的官鹽幾乎都是直接用海水或者鹽井晾曬出來後,再粗糙加工一番,這就導致經常有人因為食用這些粗鹽而出現中毒。
以前,不是沒有人狀告王家,但因為王家勢大,而且乾武帝因為忌憚王家控制著官鹽,擔心他們藉機作亂,最後都只能是不了了之。
王家也因為把持著官鹽與乾武帝的態度,而愈發肆無忌憚,對官鹽的品質更是一點都不在乎。
但這次不一樣。
乾武帝向大理寺下了旨意,讓他們著手調查蒐集相關證據,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。
一向辦事拖拉的大理寺,一反常態顯示出了極高的辦事效率,立刻就對此事展開調查。
在無可抵賴的事實面前,大理寺當即判定王家官鹽品質低劣確實有毒,派出大量官差,在東廠的協助下查抄了王家在京城的所有的鹽鋪內的官鹽。
裡面的官鹽,全部被當做是證物運到了李長風的倉庫,被他拿去二次加工生產精鹽去了。
然後大理寺發出公告,說王家這一批的官鹽經過抽檢都不合格,責令王家重新上品質合格的官鹽,並且提醒百姓謹慎購買王家的官鹽。
如此的動靜,加上李長風暗中推波助瀾,此事很快就在京城傳了遍,街頭巷尾茶餘飯後,人們都在討論此事。
“你們聽說了沒,王家的官鹽又吃出問題來了!”
“這麼大動靜,怎麼可能沒聽說?王家也真是太過分了,根本不把我們老百姓的死活當回事!”
“瞧你這話說的多新鮮似的,這種事情又不是第一次發生了,王家哪次當回事兒了?”
“這次王家恐怕不當回事不行了,陛下這次看來是忍不下去了,要收拾王家了。”
“陛下英明,早就該收拾了!”
……
一時間,王家的聲望跌落到了谷底,所有人都在口誅筆伐。
而乾武帝的一些舉措,則得到了百姓的讚賞,都在稱讚他是一位明君。
民心向背,一目瞭然。
得到這個訊息的王家家主王敬之非常憤怒,猜測是乾武帝在搞鬼,否則不管是大理寺還是其他權貴,都沒有這個膽子針對他們王家。
很快,王家就透過暗中與他們的有勾連的朝臣證實了這個猜想,王家家主王敬之雷霆震怒。
“混賬東西!簡直是膽大妄為!”
“乾武帝啊乾武帝,我們一向井水不犯河水,你膽敢動我王家,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!”
“別以為伱是皇帝就可以肆意妄為,我會讓你知道我王家的厲害,會讓你親自來給我道歉!”
一陣怒吼之後,王敬之恢復冷靜,當即開始安排反擊。
另一邊,李長風來到倉庫,看著剛從王家鹽鋪查抄來的海量官鹽,嘴角露出一絲冷笑。
有了這些官鹽,他很快就能生產出充足的精鹽,接下來的計劃可以執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