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言一出,現場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粉碎、溶解、過濾、解析這四個名詞他們聽不太懂,但他們明白三十六道工序代表著什麼。
這說明小貢鹽的製造過程極為繁瑣,非常的不容易。
而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,更是讓他們吃驚不已。
要知道,不管是滷水還是海水,在天氣狀況好的情況下,曬個兩三天就能製作出大量粗鹽,而製作精鹽竟然需要這麼長的時間。
由此可見小貢鹽的成本定然高的嚇人。
這麼一想……似乎小貢鹽賣這麼高的價格也是合理的。
就在眾人想這些時,胡掌櫃還在繼續:“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,數百斤的粗鹽,才能提煉出一兩小貢鹽。由於製作過程複雜而漫長,導致了小貢鹽的產量非常低,平均下來一天最多也就造出十斤!你們不妨結合投入的成本想一下,這精鹽能便宜得了嗎?”
“而且大家可以想想看,鹽可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,小貢鹽要是那麼好製造的話,陛下豈會不全國推行?如果陛下不知道小貢鹽的成本很高,我們豈敢賣這麼高的價格?難道你們以為九皇子殿下會愚蠢到冒這麼大的風險?”
說到這裡,現場已經沒有人再懷疑胡掌櫃所言的真實性,當即就有人說道:“貴有貴的道理,給我來一斤!”
然而胡掌櫃卻搖了搖頭:“抱歉,因為精鹽的產量平均每天也就十斤,點都德和啤酒燒烤城每天要消耗六斤左右,還有兩斤要供應給皇宮,所以我們每天一共只有兩斤的量對外出售,小貢鹽每人限購一兩!”
話音剛落,那人就說道:“行,一兩就一兩,我買了!”
說著連忙拿出銀子遞了過去。
開玩笑,每天只賣兩斤,也就是二十兩,出手慢了可就沒了!
其他人自然也不傻,連忙圍了過來。
“給我來一瓶!”
“我也要一瓶!”
……
很快,二十瓶小貢鹽便被搶購一空。
也就十幾個呼吸的時間,小貢鹽便賣了三千三百六十兩!
二樓包間內,李長風不由得露出了喜悅的笑容。
實際上,這些精鹽的成本非常低。
把人工裝置原料等算上,一百斤的精鹽連一兩銀子的成本都不需要,算在每一兩精鹽上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他作為供貨商,之前在白石城跟乾武帝談小貢鹽生意的時候,說好的是一百兩銀子一兩的價格。
雖然現在他和乾武帝合夥了,但分的只是六十八兩的利潤,所謂的一百兩的成本,全是都要進他的口袋。
單單是這一項,李長風一天就有兩千兩的進賬。
然後每一兩小貢鹽的利潤是六十八兩,跟乾武帝平分他也能得到六百八十兩。
這樣一算,天天告罄的情況下,一天的入賬就是兩千六百八十兩,一個月那就是八萬零四百兩!
如此收入,堪稱恐怖!
物以稀為貴,李長風刻意限量供應,加上一兩小貢鹽也就夠一個大家族一天的量,所以小貢鹽根本就不愁賣!
這樣的收入是可持續的!
除非有人能破解他製作小貢鹽的方法,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次日。
李長風照例睡到自然醒。
已經有些時日沒有去火炮營了,李長風決定去看一看。
畢竟乾武帝特別重視此事,要是長期不去的話難免挨一頓訓斥。
得知李長風來了火炮營,身為副營長的李建業當即召集了所有士兵,排列成整齊的佇列接受李長風的檢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