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人斷了腿,可不像先前那人跑得那麼快了,只聽他們道:“前面官兵、強盜殺在一起了,我們好不容易逃了出來,你們快跑吧,不然沒了性命。”
雖然不能奔跑如飛,可兩人也是一拐一拐地跑得遠了。
劉仙平跟張達飛講了,盜墓賊一定是得到了《仙人經》,然後是淮北王帶領官兵來個趁火打劫,要奪得《仙人經》。
原來劉仙平、胡瓊跟蹤王輝。王輝又跟蹤淮北王來到北面,各路人馬都來到此地,準備爭奪《仙人經》,王輝怕勢單力薄,才去聯絡莊主,結果被劉仙平刺死。因此,劉仙平兩人知道前面發生的事。
五人正走著,卻望見遠遠的山道上,一下跑來四人,跑到近前,胡瓊等三人都認得。
這四人正是江湖上大大有名,喜歡看熱鬧的“江湖四俠”。
“江湖四俠”跑到跟前,一見認識,就好心地說道,不要前去了,前面打得慘烈,我們好不容易才死裡逃生出來。
胡瓊、劉仙平都知道官軍裡面實有張海寧坐鎮指揮,當然不怕,堅持要去看看。“江湖四俠”受了傷,急要逃命去治傷,見此五人有恃無恐,就告辭而去。
五人打馬一鞭,朝前跑去,遠遠地就聽見吶喊、慘叫之聲不絕。五人立馬高崗,望向山坳,別人看了猶可,獨張達飛看了,覺著此地風水極佳,是個埋穴寶地。四周山勢連綿,如龍盤虎踞,中間土地高聳平曠,林木繁茂,溪水四繞,隱隱有王者之氣。
可這個寶地現已是慘不忍睹,墓穴已被挖開,棺板扔得遍地都是,骨肢隨處可見,在它的周圍是來自各地的英雄豪傑、盜賊巨寇,現在他們被周圍的官兵圍住,強弓硬駑,如雨點般射殺下來,風水寶地已變成了人間慘域。他們在中間哀嚎著、掙扎著。血流遍地,屍積如山。
張海寧跟兩個親王站在高崗上,指揮官兵剿殺。張海寧高聲叫道:“大膽狂徒,盜挖古墓,盜取國寶,國法難容,再不投降,格殺勿論。”
那強盜頭兒眼見己方已是死傷過半,七零八落,再不投降,只有死在當地,《仙人經》還沒看得一個字,人就要死了,死人哪裡還能夠當神仙?他只得丟掉大刀,從懷裡掏出《仙人經》,高舉過頭,大叫道:“救命啊……”
張海寧聽得,派出一個將領跑下山來,跑到頭兒跟前,接過《仙人經》,復跑了回來,交到張海寧手中。
張海寧接過《仙人經》,那《仙人經》已是遍身血紅,開啟一角,上有三個篆字,是《仙人經》,確定無疑,轉身交給太子手上。
太子接經在手,也不開看,轉手交給身旁的一個老太監,道:“把它收好了。”
那老太監接過《仙人經》,拿出一塊白布,仔細把經擦拭,那《仙人經》已是被鮮血浸透,哪裡能夠擦拭得淨?只得用一塊黃布包裹了,小心地放在懷裡。
太子對身旁的淮北王道:“奪得了《仙人經》,真是奇功一件。皇弟跟我進京,保護《仙人經》,獻給皇上。”
交待完畢,太子復對張海寧道:“事不宜遲,馬上就走。”
張海寧答應,轉過身來,吩咐官兵:“射殺。”
官兵得令,搭箭拉弓,準備射殺。這時,一個將領跑上山崗來,報道:“張大人,有兩個將軍說是大人的朋友,要來見大人。”
張海寧勝券在握,道:“讓他們進來見我。”
“是。”這將領得令,跑下山來,引著兩人走到山上來。
這兩人就是胡瓊跟劉仙平。
兩人見過張海寧。張海寧很高興,先說道:“兩位將軍來了,正好,保護著《仙人經》進京。”
胡瓊道:“張大人,恭喜得到《仙人經》。”
“這都是當今聖上,洪福齊天,比肩仙人,該得到《仙人經》。”
胡瓊問道:“張大人,這些江湖人物怎麼辦?”
張海寧城府極深,多謀善斷,他想這兩個將軍名雖為平虜將軍,實沒在朝中任職,可他們都還年輕,保不準將來興旺發達,因此,先賣他們一個人情,遂道:“暫把他們押到官府,由當地官府懲治。”
《仙人經》可是非同小可的寶物,多少人為了它,連性命也丟了,現在已是午後,官兵不得休息,立即上路,保護《仙人經》,安全回京。
朝北走了一個多時辰,走出山區,來到通衢大道,四望無涯,官兵在大道旁安營紮寨,埋鍋做飯。張海寧坐在軍帳裡,單獨請胡瓊來相見。
賓主分別坐下。幾句客套話後,張海寧道:“這次保護《仙人經》,功勞不下於你上次救皇上。我知道這《仙人經》,一定有很多人覬覦它,這一路上兇險無比。胡將軍一定要助我保護好《仙人經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