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玄與烏月落兩人,在離開遠鳴州後,第一件事,就是去尋烏月落師父留言所說的藏有過往隱秘之地。
青玄和烏月落直接前往北方的興玄州,來到州內靠近沃天洲的一處群山之中,幾經輾轉,才找到那處地界,原是一無名地宮。
隨後兩人深入此間地宮,經過一段不算太短的探險,兩人終於是在地宮最裡,找到了相應的證據,但當他們想要帶上證據返回遠鳴州時,卻經過路人告知,遠鳴州的遠鴻仙門已然被魔道攻破,門人已盡數散盡。
兩人手上找到的東西,已經沒有任何意義,感慨世事無常的他們,只能悄然回到遠鳴州,經過山海商會的協助,找到境界大跌,隱居市井的烏月落之師,幾番傾述後,烏月落決定同青玄一同繼續仙凡域的遊歷之旅,不再被遠鴻仙門的一切所拘束。
也正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,兩人走過千山萬水,共同扶持,感情升溫迅速,可能只差一個契機,便可以互表心意,成為名正言順的神仙眷侶。
他二人由遠鳴州一路向南,經過東方靜蒼州,東南明陽州,南方乾炎州,最後由鈞正州,重返西南三州之一的風川州。
在鈞正州的一次秘境歷險,成為二人後日,順利跨過玄煙與化虛之間的關隘,晉升化虛修士的關鍵一步。
也是青玄和烏月落兩人,修道命運出現明顯轉變的一次機遇。
原是二人藉著山海商會的名號,以及一身不俗實力,倒也不算什麼雜牌散修,所以在某一名為羅方城的鈞正州小城落腳時,碰巧與一切同為玄煙境界的修士結識,相約前去探尋一座疑似聞道修士所遺留下來的洞府。
要知道,不論是不是擁有門戶的修士,能碰上一些類似高境界修飾的洞府或古冢一類遺蹟,其實都還是願意去探險搜尋一番。
一方面是其中可能會有自己用得上的功法典籍,另一方面可以在不用與人廝殺的情況下,鍛鍊自身的道術與鬥法能力。
而且,一般這類探索行為,其實是修真界自古以來都形成的一種默契。
雖是沒有明說此等做法並無不妥,但實際上,每一位修士在修行之初,便知道,如果自己身死道消,那自己的埋葬之地,若是沒能做到相應防護,那被人破去禁制,拿走其中物件,只能怪自己學藝不精。
而若是自己還在世間,所修行生活的洞府被人攻破或搶佔,更是自己軟弱無能,怪不得他人手段卑劣。
道門正道或諸子百家中某些尊崇禮俗的流派,確實會講究些仁義道德一類事物,可是這麼多年下來,再怎麼遵守道義,看見別人屢次在各種遺蹟內歷練,獲得不菲收穫,自己當然也會眼饞。
故而這些會元下來,普遍的修道共識乃是,血親先祖不奪,幼年而亡不奪,天下共尊不奪,境界低微不奪,三代在世不奪。
除了以上情況,不論長弱,不論男女,皆是各憑本事,不管是枯冢古墓,還是洞府遺蹟,只要能破得前主人留下的陣法與機關,亦或是其它保護手段,那內裡傳承和寶物,儘管拿去便是,外人也說不得什麼。
正有如此風俗,古之道訣從來不至於被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,總有一日,會再現人間,只不過是被髮揚光大,還是已然落後時代,被拋棄在書閣角落,那就不為人知了。
更是因為基本沒有修士不行此事,所以各自對此事都防備極深,雖是三代在世,他人不會貿然侵襲,但是像魔剎宗那般行事無忌的魔道宗門,依舊會莫名出手。
故而大多修士都會在生前,將自己的洞府打造得固若金湯,將自身的諸多傳承道訣,都置於其中。
不過最是核心的傳承秘法,當然大多修士都會貼身儲存,或是存在某處隱秘位置,而待死後,一般這類核心道訣都會被帶入陵墓之中,這也正是所有人都更想探尋遺蹟的原因。
而且,因為大多數修士都曾受到這類來自前輩的恩惠,故而無論正道魔道,亦或是諸子百家,其實很多人都已經預設自己今後的陵寢不會太過安生,故會有意將防護陣法設成考驗來者資質的關卡。
那些無後的修士,其修行洞府和遺蹟更是會如此佈置,甚至會在一開始就查驗來人的三仙命,藉此直接篩選符合自己傳承的修士。
青玄與烏月落兩人當然是沒什麼精神潔癖的,這一路走來,都是下過不少前人遺蹟,而且這些遺蹟內部並非什麼死地。
修士身死,宛若鯨落,無數靈炁重歸天地,能夠催生無數靈獸靈植在所謂遺蹟中形成獨特的生態圈。
那些以聞道境界隕落的修士,甚至道意會直接將遺蹟隔絕出一片小天地,其間聞道修士的殘餘意識,可以在身隕後的千年萬年,依舊停留在遺蹟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