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家修士的決定是正確的,徐承和張沫兩人在接受靈力關注之後,幾乎是沒有任何阻礙,便立刻適應元仙巔峰的修為境界。
徐承更是生猛,直接喚出戮魔劍,以雄渾的靈力催動,一劍斬落,徑直攻向太虛魔偶。
張沫緊隨其後,雙手連連捏起法訣,借鑑博安峰藏經閣中數本典籍而進一步發展的“陰梅絕地”,被其不留餘力地施展而出。
這太虛魔偶,身子都才探過來半數,就已經被徐承和張沫兩人聯手以極強的先手招式強攻。
可畢竟是能在博安峰的大小禁陣中來去自如的東西,太虛魔偶的實力仍然在二人之上。
只見原本在外衝擊陣法的太虛黑氣,直接由太虛魔偶的身體作為橋樑,瞬間湧入陣內,並且形成一道難以言明形狀的怪異生物虛影,直接將徐承的劍式擋下。
幸好張沫的陰梅絕地對太虛氣息也依然有用,待她神通完成後,數道陰梅鎖鏈再次顯現,直接刺向太虛魔偶和它凝聚形成的太虛魔物虛影之中。
可是原本只是普通靈木鍛造而成的魔偶身軀,此刻卻是極其堅硬,張沫的陰梅鎖鏈打在其上,竟是發出一陣叮噹碰撞之聲,連分毫也未有刺入。
眼見沒有辦法洞穿太虛魔偶的身體,張沫立刻變為纏繞,依舊是給太虛魔偶鎖了個結結實實。
至於太虛魔物虛影,則沒有那麼強悍,雖然其能接住徐承一劍,也只是因為有無數太虛之氣在不斷湧上,抗衡戮魔劍的落下。
可由張沫的絕梅道意凝練而成的陰梅鎖鏈,專克的就是這類完全由靈氣或其它源炁一類事物組成的東西。
幾乎是毫無阻礙,陰梅鎖鏈便狠狠扎入太虛魔物的虛影之中。
張沫的悟性極強,雖是仙境功法,但在如今的境界和悟道臺濃郁的仙氣環境下,張沫很快便領悟出六弋回木心訣的機要之處。
她眼見太虛魔偶被鎖,太虛魔物虛影在瘋狂外洩力量,並且兩者之間的關聯,也被不斷削減,張沫再結道印,瞬間以六弋回木心訣為基本的道術施展而出。
此方空間之內,突然變換出無數絕梅花瓣,隨後又是跟隨張沫的道訣引動,頓時生成無盡的梅花洪流。
不僅如此,張沫還反轉自身道臺真意,以枯絕一地源炁的意境,徑直化為充斥天地的生生造化之機。
這澎湃的生機勃發之意,恰好與充滿死寂的太虛之氣相剋,張沫居然是用木行一道,便演化出天地化生的震撼表象。
那些因為用盡體內靈力的眾人,儘可能地在遠離交手處打坐回復,但這山峰之中的石臺,說來就只有巴掌大點地方,那邊如此驚人的道法使出,眾人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。
最善水木術法的醫道執掌人,感受到其中純粹木行靈力帶來的無限生機,不由得感嘆,這位道門的魔道聖女,果然是天賦奇才。
她感慨張沫,不僅在短短時間內就領悟仙境功法的本意,還能察覺出天地之間的生機與太虛的死意相剋,並將自身道意反轉,迸發出足以活死人肉白骨的滔天生機之氣。
在場之人皆是眼界寬闊之人,自是明白其中機要,無不紛紛點頭同意。
回到交戰這邊,張沫的浩蕩聲勢當然是神威赫赫,徐承卻也不落下風。
他在太虛魔物虛影被削減之後,便立刻抽劍而出,為下一招蓄積力量。
與張沫不同,雖然徐承也從博安峰藏經閣之中的各種典籍收穫頗豐,並在修為達到元仙巔峰之後,領悟神速,但是徐承畢竟看得大多是武道經籍,其中多數是針對的劍道要理和近身鬥法的闡述。
面對現下爭取以傾倒態勢,做到一擊重傷乃至一擊必殺的兩人來說,徐承不能仰仗武道領悟,只有竭盡全力施展戮魔劍式。
憑藉戮魔劍的仙器本質,配合數百代戮魔真人為戮魔劍量身修訂的道門劍式,徐承再度一劍斬出,其威勢竟還在張沫使出的絕梅洪流之上。
若說方才徐承搶先斬出的一劍,是天星垂掛,有萬千流光隱現。
那現在徐承這收斂一切劍意,厚積而薄發的一劍,反而使得天地無光。
這一劍,其實核心劍式便是當初在仙凡域流炎山脈之中,徐承最後終結魔人的那一擊。
只不過,當時徐承還需要用元一天道印以及自身溫養的五行妙劍,作為催動戮魔劍式的助力。
如今身具元仙巔峰修為的他,且不說想不想用道印與妙劍,就算是有意藉助,這兩樣物件也難以在仙境層次的交戰下,提供幾多援助。
故此,徐承只是靜息凝神,以自身的修為,催動戮魔劍的原始靈性,輔以其繼承自餘清的通明劍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