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入門百載有餘,迄今仍未登仙,何其慚愧,幼時峰主遠離,今時我等無見其身,卻受脅離去,不禁喟然。
念及當年,不過雙十年華,峰主何其仙姿……
蔡師兄有言,峰主定然深陷魔域,雜家一脈,需留存後人,吾等當及時離去,以免香火難續,我之不忍,又念往昔歲月,峰內峰外,何不識我雜家博安修士……
本欲再待幾日,師與蔡師兄又叩我小舍秘境陣門,無奈之下,只能匆匆整備一二,前往陽天聖域之內,去尋雜家祖庭,但願峰主所言之兩百年之期,可依時實現,屆時我等盡數迴歸,敢叫周圍那些魔族和太虛詭物給全全磨滅。
恨也,只聞那方魔域,唯雜家不可入,唯金仙之上不可入,不知何時吾才能入得魔域,訪得峰主以及傳說中的雜家準聖以及大羅上仙……”
這段話中,大多是何枯心的些許個人碎念,還有些是他懷念過往的一些經歷,雖然不能說沒用,但也只是將博安峰中各處的設施說了個清楚,很多地方徐承眾人已然路過,可是早也試探一二,全然沒有能進去的地方。
所以在稍稍瞭解之後,此方小世界的五人,自然而然就略過何枯心那些沒有什麼營養的話語,專注於何枯心即將離開時,看似記錄心頭雜念的一段話。
在其中,何枯心的話語似是在說明,博安居士離開的那百年時間裡,並非沒有訊息傳回,而是在眾人準備離開時,有回應過兩百年期限。
然而結合友尋堂內的訊息,直到博安峰內弟子門人全部離開之後,博安居士也再未迴歸,不知是否那兩百年並不是迴歸,而是說的其它事情。
但既然有可能博安居士有提過類似迴歸的言語,那想來,博安居士可能最後確實回到了博安峰內,只不過狀況可能極為不佳,只是刻下石碑,將一些基本情況告知後世,隨後便不知是再度離開還是羽化于山門之中,連山門之中各處的封禁都未來得及解開。
此外,言語之中,還提到博安居士跟隨呂姓和屍姓的大能所去的地方,是一處稱為魔域的所在,不知是否和摩羅族有關聯。
再想友尋堂內所記載,博安峰此前所在的區域,時刻遭受魔羅族以及太虛造物襲擊,或許雜家一直以來便與魔羅族有所抗爭,而最終雜家消散於太元六界,一定也與魔羅族以及魔域之內發生的事有關。
至於彼時魔羅族到底有無和太虛勾結,而太虛在雜家衰敗一事中參與的是何種角色,目前憑藉眼下的資訊,眾人還無法梳理清楚。
再度搜尋一遍,徐承等人感慨到,這名叫何枯心的小子,看上去每天怨聲載道,每天愁思漫天,結果真要跑路的時候,還是將各種靈丹靈器,包括修行功法給收得乾乾淨淨。
就說那煉丹房內,就連一點藥渣子都沒給五人留點,徐承他們還想著能不能透過此處殘留的些許藥方或打造圖紙,來豐富一下自身的見解,拓寬部分修行思路,結果現在倒是隻能幹看著何枯心的無聊日記,感慨世事變遷。
其實說來,若是何枯心還活著的話,此刻應當已經是天仙境界之上,畢竟根據友尋堂內的記述,博安峰撤離一事,據今已有數萬年之久,尋常元仙修士,只有三四萬年可活,唯有天仙修士,才能勉強有十萬年的壽命。
可修得仙人境界容易,在仙人境界中突破何其困難,即便只是在下界中修行的一行人,因為地位都算是下界頂尖,而且大多背後的門派勢力都在上界有所跟腳,自然是清楚仙境修行的艱難。
那些能突破成仙的修士,哪個不是天資卓越,但這其中還更要天驕中的天驕,方能繼續前行,不然的話,在每一次登臨更高境界時,那一道天劫,便能要了修士的姓名。
當然,這些都是後話,徐承等人,還是要更關注眼下的事情,而且最近這幾百年,除非發生意外,不然這一行二十六人,估計沒一個會提前飛昇成仙的。
最後再次整理了何枯心這裡的資料,洞禾真人決議,還是早早推出這方小天地,去往外面,看看其他人有無發現更多資訊。
退出何枯心的弟子舍院之後,洞禾真人帶著徐承等人,來到這片舍院區域的入口處,彼處已有一行人正在等待著眾人到來。
落地之後,徐承和張沫自然落到洞禾真人後方,讓洞禾真人前去交涉。
這次在舍院區域之內,共有五處聞道境界可以破壞的防護陣法,剛好五五分隊,由某一組帶上史家司馬氏前往探索即可。
眼下出來的,算上徐承他們這邊,已有三組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