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千聲音何為一處,赫然便是六字明心咒最後一字“吽”!
徐承與張沫辨不清吟唱從何處而來,因為四面八方,天上地下,皆是那般震顫內心的低頌。
正待二人警惕之時,卻在他們正西方向,便是塔蘭邦城主城所在那方,突然凝聚為一道金華大作的佛陀虛象。
那佛陀伴隨萬千吟誦而生,寶相莊嚴,其微微開口,頓時又是一聲“吽”字梵唱響起。
剎那間,徐承與張沫只覺天地暗淡,唯有那佛陀端坐世間,可那佛陀卻不是來拯救二人於水火,反而是要以通天修為,直接將二人“度化”。
徐承與張沫對視一眼,並無絲毫緊張。
徐承依舊擺出最常用的起手劍式,張沫則將那朵銀雪白梅貼于徐承的後背。
就在佛陀睜眼,浩瀚佛瑩若長河滾滾而來時,徐承一劍揮斬而出,逆著寶相的威壓,以劍刃,劃破佛陀法身。
天地日光再度恢復,周遭一切也霎時安靜,令徐承和張沫頓生一種割裂感和不真實感覺,恍若方才發生的一切只是虛妄。
不過遠處的巨大手印,以及轉經筒經文造成的廟宇地面破損,都證明著,方才確實有大陣被激發,並與徐承和張沫造成莫大阻礙。
落回地面,徐承和張沫喘著粗氣,徐承手中長劍再度被灰黃岩石覆蓋,變回一把巨大的石劍。
張沫掌心的一朵白梅,也緩緩散去蹤跡,化為無數梅花虛影,進而消失在空中。
徐承和張沫對視一眼,齊齊展露笑意,他們成功了,在方才高壓的情況下,他們原本要用在道門功法上的要訣,在妖丹偽境上,也適用成功。
此一狀態,取自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”,本意乃是借用戮魔劍超絕劍意,強克張沫木屬靈力,再由張沫絕梅道意,洗練徐承一身劍意。
兩相交融,由極衰進入極盛,一身實力便會短時間內達到目前軀體能夠承受的極限狀態,以用來絕地反轉,或乘勝追擊。
如今徐承和張沫在妖丹偽境上成功施展出此等境界,下一次引動此狀態,便會極其輕鬆。
同時,為了紀念一番是藉助這兩枚妖丹而修成的秘法,徐承和張沫將此法,暫名為“礪鋒寒香”。
根據二人的估計,以目前體內妖丹的狀態,這道秘法,大約還能施展兩到三次,便會承受不住,徹底破碎。
不過隨之而來的好處便是,在這種狀態下,除了道意不夠完備之外,一身實力已經到達妖尊,也就是聞道初境的水準。
如此水平之下,有些受限於境界而無法施展的想法和法訣,徐承和張沫兩人也能輕鬆使出。
特別是寒香(妖丹)狀態下的張沫,將會有極為深厚的靈力加持,能夠催動的靈梅道法,也能造成更大傷害。
倒是礪鋒(妖丹)狀態下的徐承,其劍招威力,其實和當初在赤荒淵,以五行妙劍相合而成的劍陣劍式,威力相差無幾,只是符合妖族表象,可以發揮的空間也大些。
簡單休整一番,徐承和張沫儘快離開了這片廟宇區域,在距離塔蘭邦城十里左右的一處山坳中,尋得一方半塌的山洞,做著進城前最後的休息。
二人將一身狼狽洗去,紛紛靜養調息,把自身狀態恢復到九成左右,特別是體內妖丹,二人更是好好溫養一番。
後續進城之後,必定還有大部分情形,不便二人暴露道門修為,必須要以妖族修為應對,而礪鋒寒香,定然會起到莫大幫助。
七日過去,張沫撤去山洞外佈置的迷惑陣法,和徐承一道走出洞口。
再見山林日光,雖然時間短暫,徐承和張沫兩人,依舊生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。
兩人修道八百餘年,閉關數年的時候也不少有,但是七日前面臨那般境遇,差點就要暴露,卻憑藉一時決絕,硬生生挺過一關,當時感覺是不一樣的。
更何況這幾日,乃是近來兩人最為安定的時期,既沒有外人窺伺,也不急於進城查探,倒是好好休息了一番。
不過,在二人出洞之後,他們卻沒有朝塔蘭邦城中走去,只因恰恰是這幾日沒有任何人來搜尋打擾二人,他們反而覺得有一絲異常。
照理說,他們在距離邦城十餘里的地方激發那般聲勢的陣法,即便只有些圓涅境界的佛門修士,也應當能夠察覺到異動。
但處在必經之路附近的徐承和張沫,卻沒有收到絲毫受到探查的資訊,甚至連有人經過的事情都未發生。
結合此前萬寺無人的情況,徐承和張沫,對不遠處的這座塔蘭佛國,升起一絲不詳預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