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了幾日,上朝之時,魏公公上前幾步,尖細的聲音迴盪著:“有事起奏,無事退朝。”
最近時局安穩,也沒有什麼大事發生,上朝一般情況下,也只是走個過程,原本以為這次上朝和其他時候情況一樣,誰知道這一次,就發生了不一樣的事情。
鴻臚寺卿蕭攘出列,上前幾步:“陛下,臣有事奏。”
“哦……”聖上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,和下面站著的盛王對視了一眼,大手一揮:“不知道蕭大人有何事要說?”
“陛下,臣認為,新年佳節,普天同慶。蠻族三皇子滿都拉圖和匈奴撻噠公主已經在大邑快有一年的時間,不如讓他們回去探望親友,等到來年再回京城,如此,也可顯得大邑親和。”
鴻臚寺卿蕭攘說起來也是老臣了,攘外必先安內,他的名字來源也是如此,但是這種放質子回去的話,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提及。
聖上頗為感興趣的抬了抬眉頭,驀的輕輕笑出了聲:“沒想到蕭大人還有如此心懷,以前還真是小看了。”
覺得這句話寓意有些不對,但是蕭攘已經說出口了,自然是不能收回,只能硬著頭皮上了,而百官中,原本打算出來說句話的人,默默地低下了頭。
“多謝陛下誇獎,不過是為了陛下的聖明。”
“聖明?”盛王神色不明的一笑,帶著十足的諷刺:“那要是按照蕭大人這麼說,如此陛下沒有讓他們回去,那就是不夠聖明瞭?”
蕭攘面色一變,趕緊跪在了地上:“陛下,老臣絕無此意,盛王殿下,老臣絕對是忠心耿耿,一心一意為了大邑。”
剛準備出列附和的言官被盛王的眼神一看,趕緊收回了腳步和蠢蠢欲動的心靈,想要出人頭地也要看是不是有命在,這個時候,絕對不是最合適的。
盛王整理了沒有一絲褶皺的袖口,抬眸淡漠的看了一眼蕭攘:“陛下也沒有責怪蕭大人的意思,蕭大人不必如此誠惶誠恐。”
這話一出,百官之間眼神交流就沒有斷過,要說這個蕭攘,當年上位也是堪稱神奇。
但是當時處於亂世,先皇權位更替之時,一個鴻臚寺卿的位置,尚且沒有人注意到,等到眾人想到的時候,已經是非他莫屬了。
這些年,說起來,也是無功無過,就連最具有代表性的迎接使臣之事,也是並肩王親自做的,越發顯得很沒有作用。
而且,蕭攘年紀已經大了,若是不惹什麼事情,安安穩穩到告老還鄉還是沒問題的,結果這個時候突然冒出來,這不是明擺著要給陛下添堵嗎?
聖上接收到盛王的示意,輕咳之後,示意蕭攘起來:“蕭大人不必客氣,起身就是,這件事情事關重大,等到商議之後再行決定。”
輕輕鬆了一口氣,蕭攘起身:“多謝陛下,多謝盛王殿下。”
盛王靜靜地打量著他,驀的眼中都暈染出笑意,越發讓人瘮得慌。
“不必客氣,不過蕭大人提出的這個建議,也的確是很有建設性。眾所周知,滿都拉圖是蠻族的三皇子,也是可汗和閼氏唯一的兒子,那麼,放他回去之後,如何保證,再次來到大邑的還是他呢?”
這個問題,一擊致命。
只要放虎歸山,再次逮到的能不能是這隻至關重要的老虎,那就不知道了。
蕭攘額頭的汗水顫巍巍的,甚是明顯:“大邑要求匈奴和蠻族送質子,本身就是象徵著主國的地位,這隻要是皇子皇女,意義都是一樣的。”
這話說的,真是讓人想要揍一拳。
原本安靜的言官登時就熱鬧了:“陛下,盛王殿下,臣認為蕭大人此言不妥,嫡庶分明是大邑一直以來言明的規定,更是在爵位繼承,家產劃分中寫的明明白白,這質子出身不一樣,所代表的意義自然是不一樣的。”
“臣附議,若是質子只是一個象徵,意義足夠就可,蠻族隨便送過來一個皇子,大邑還得好吃好喝招待著,最後一言不合還是開打。”
……
原本安靜的朝會像是熱油中滴入了一滴水,沸騰不已。
有些睡意的聖上都精神了起來,看著下方你方傷罷我方登場,好一會兒之後,覺得自己有些餓了,這才揮揮手,魏公公及時出聲停止了這一場鬧劇。
“眾位愛卿安靜,不要激動,這件事情非是三言兩語能夠解決的事情,況且,這種事情也是前所未有,朕需要經過慎重的商量,才能夠確定最後是否同意。”
聖上三言兩語總結之後,宣佈了退朝,老規矩,盛王宰相等人留了下來。
御書房,眾人落座之後,茶水點心上齊了,這才開始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