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人都清楚挑選一個新皇,這無疑將是一件大事,不知道有多少人頭落地,血跡斑斑。
至少現在的大昌帝國動彈不起,也無法承受這樣的結
吳公公向前一步
“啟稟太后,奴婢現在就去派人檢視”
九千歲咬牙切齒,半眯著眼睛射出冰冷的神色。
他是小皇帝忠誠的簇擁者,只有小皇帝在,他才夠坐穩他的位置,才能夠被人稱之為九千歲,重換上一個皇帝那就等於一朝天子一朝臣,危險係數實在是太大了。
“快去給哀家查清楚,不管如何,一定要保護皇帝陛下的安全,誰要是膽敢在這個時候傷害到皇帝陛下,哀家哀家就要誅他九族,將他凌遲處死。”
太后徹底地發怒了。
很快,眾多禁軍以及太監們蜂擁而出,衝向了京城外面,想要檢視這火炮的來源以及火炮聲究竟來自何方。
片刻之後,所有的情報已經匯聚到了太后,吳公公乃至閣老手中,同時看著手中的情報,一個個面面相窺。
“你說什麼,京城中現在竟然還有流寇殘留著,守城將軍何濤正在率領著官兵對峙,並且還調動了火炮營,這個守城將軍何濤到底是吃什麼乾飯的,讓他守護著京城,結果讓流寇攻入到了京城之內,甚至讓託塔流寇殺到了皇宮,而他卻一直沒有遲遲前來救援。現在竟然還在跟流寇相互對峙,他到底想要做什麼?如果不能勝任這個位置,那就給哀家撤下去。”
太后憤怒的聲音幾乎將房頂都給掀翻。
想想看,皇宮如發生如此大事,皇帝陛下被挾持,歸根到底就是因為留寇攻入到了皇城內,這些守城將軍如此懈怠,簡直就是罪該萬死。
閣老卻並沒有如此憤怒,仔細地檢視一番後,臉色微微變化,眼睛一亮,寒光閃爍
“啟稟太后,流寇攻城與何濤將軍沒有任何關係,是屬於天玄門的守城將軍王仁勇,他被流寇所收買,開啟了天玄門的大門放流寇進城,並且他還對京城之內的文人家進行了抄家滅族,然後叛逃而出。“
閣閣老一邊說著,一邊雙手都在不斷地顫抖。
根據這份記載,這王能勇對於文官那叫一個狠,幾乎將外面文官的家都給超了一個乾淨,甚至屠殺殆盡,收穫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卷土而去。
幸虧他所住的地方是在禁軍附近,因此王仁勇並沒有找到他家,否則後果不堪設想。
“什麼!”
不但但是太后,就連吳公公都驚訝叫喊起來。
“守城將軍王仁勇竟然通匪叛逃,這怎麼可能!”
這對他們的打擊和震撼無不亞於是180層地震。
他們可以相信官兵沒用心,武將武力不強被流寇所攻陷,但真的無法接受守城將軍叛逃,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。
要知道,這可是叛逃!
有一就有二,有二就有三,誰也不敢保證其餘守城將領會不會叛逃通匪。
這一次叛逃的是守衛京城的將軍,流寇得以攻入到京城中,但話說回來,如果下一次叛逃的皇宮內的禁軍呢,那是不是整個皇宮就能在旦夕之間被流寇所攻陷,到那時所有人都得死!
這一瞬間。不管是太后還是吳公公都感覺到了遍體生寒。
他們是當權者,是既得利益者,是達官貴人,他們需要的是安全,任何一點能夠威脅到他們安全的都不能夠存在。
“徹查,立刻給我徹查,給我將王仁勇的事情全部徹查干淨,我絕對不允許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。”
皇宮雖然在京城之內,但實際上皇宮跟京城幾乎就相當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。
普通人靠近皇宮都是極其危險的,而京城之內的官員想要進入皇宮也需要進行申報和報備。
因此守護京城天玄門的王仁勇叛逃而出,通匪的罪行發生得太過於得突然,直到現在,皇宮之內的太后等大臣這才接收到了訊息,一個個怒目而視,終於明白為什麼京城變成為了一片火海,氣得咬牙切齒,怒目而視
“我就說京城在太后以及各大臣的管理之下固若金湯,怎麼可能一夜被流寇所攻下,原來竟然是出現了內賊,這些武將簡直就是背典忘宗,他們背棄了皇帝陛下,太后對他們的厚愛,簡直就是罪大惡極”
閣老狠狠狠的斥喝道
一時之間,義正詞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