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世來臨,各地的豪強,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軍閥世家都不會再臣服於皇家,不會再臣服於大昌帝國,而是都想要出來分一杯羹,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亂。
想到這裡,三人的眼睛中都帶著惶恐,額頭上的冷汗一滴一滴地流淌下來,倒吸一口,冷氣
“真的是一個好歹毒的計劃,這可就是屬於釜底抽薪,直接就要毀掉我大昌帝國的根基,大昌帝國的威望。”
在很多情況之下,大昌帝國代表這是一個國家,皇帝代表的是大昌帝國的顏面,或者說更是一個吉祥物。
這也是為什麼哪怕只有七八歲的皇帝也必須要登上皇位
只要他在,這就代表著大昌帝國的正統繼承人,代表著大昌帝國的正統繼承位,更代表著大昌帝國所屬官兵有著可以效忠的物件,哪怕僅僅只是名義上的物件也能夠將其給聚集起來。
可一旦沒有了這皇帝,那就等於斷了根,所有人都不會服氣,真正的天下大亂。
“回去,我們現在立刻就回去,將這訊息報告給楊大都督,讓楊大都督立刻回援京城,絕對不能夠讓託塔流寇攻入皇城中”
“攻入到京城之內,他們這是要毀滅我們大昌帝國。”
薛寧尖叫著,眼中帶著無盡的惶恐。
他是大昌帝國的世家,世代受到大昌帝國的俸祿。雖說如今大昌帝國民不聊生,但對於他們這些當官的來說,卻日子並沒有差到哪裡去。
可如果整個大商帝國分崩離析,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
“然後呢”
薛寧的話還沒有說完,王慶海忽然冷聲道,“然後?”
“對,然後我們全部都撤離了,華興縣的蠻匪他們就可以長驅直入進攻幽州道,到那時候你覺得我們幽州道還有誰能夠抵抗得住蠻匪的攻擊?”
“不要最後京城還沒有抵達,我們幽州道內就已經戰火連天,死傷一片。後院失火。”
王慶海的一段話,瞬間讓眾人愣住了,沉默不語
沒錯,華興縣的蠻軍可是一群不講道理的流寇
如今被他們是逼在了華興縣中,可一旦真的將兵力全部撤離。幽州道兵力空虛情況下,你能夠保證這些流寇不會趁亂襲擊。
換作是他們自己肯定會趁這個機會大肆的攻城拔寨。
最終使得民不聊生,後院失火
“該死,該死那怎麼辦?那說怎麼辦?我們留在這裡又不行,撤軍也不行,難道說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?”
薛寧憤怒的拳頭砸在了桌面上,咬牙切齒幾乎,從牙縫中擠出這麼幾句話
“這才是華興縣蠻匪頭子的可怕之處。他已將一切都給算準了,所以才會有恃無恐,才會願意在華興縣我們死磕,哪怕我們已經將華興縣通往成巖區的後門給開啟,他也沒有帶兵逃走,因為他根本不願意,他是故意的。”
王慶海的分析可以說頭頭知道,就連他自己都分析得覺得已經是萬無一失,分析出了流寇的動機乃至後續的步驟。
對自己的智商,對自己的謀略,他打180分
“原來如此,可現在那我們應該怎麼辦?就這樣繼續耗下去,還是說只能夠發動總攻,將華興縣給打下來,損失再多的兵力也在所不惜?”
王慶海的話剛落薛寧,趙宇明兩人同時的沉默下來,默默不語
自認為識破陳章,流寇們所謂的驚天陰謀之後,他們的腦海中已經壓根就沒有強攻華興縣損失兵力的想法
道理很簡單,雖然他們不想大昌帝國覆滅,但萬一如果真的出現了最惡劣的情況,流寇攻入到了京城之中,殺了皇帝,大昌帝國的信譽徹底破產,到時候兵荒馬亂,而能夠在兵荒馬亂的亂世之中生存下來,靠的就不再是官位,而是軍隊手中的兵權,
此刻他們手中所擁有的這些士兵,就是他們以後立身的根本,損失一點,那就少一點,根本不值得。
從這裡也能夠看出他們的確很愛國,的確很忠於皇帝,但是跟自家比起來,跟自家性命比起來,還是以自己家為主
“我覺得強攻並不是件好事,如果將蠻匪們逼急了,他們直接地逃到成巖地區,等我們離開了幽州道前往京城救援,再殺一個回馬槍,那可就是一件大事不妙了。”
趙宇明眼珠子一轉,想出了一個藉口,“對,就是這樣,那可真的大事不妙,我們還是聚集兵力才可以,如果這樣的話,那就只能答應華興縣蠻匪的條件了,只是他這東西實在是太多了,有道是漫天叫價落地還錢,他要東西難道就給他這麼多嗎?我們可以再談”
“再談,可剛剛我們已經鬧翻了”
“那又如合談從來都不是一次就能夠成功的,傳信給蠻匪,告訴他們,我們要繼續和談,我相信蠻匪也會欣然同意的。”
王慶海抬起頭,眼睛中閃爍著名為智慧的光芒
這一刻他感覺自己並不是武將,而是謀士,而是文人,手中就缺一把羽扇,否則就能談笑,間檣櫓灰飛煙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