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洛尤斯重整遠征軍,編入新的年輕士兵代替退伍老兵。軍隊士氣大為提升。
阿洛尤斯認真的考慮了以前歐昂諾斯將軍做的計劃,決定就按照該計劃進軍西班牙。
國王發達的情報網早已搞清了西班牙的情況。他也察覺到,迦太基悄悄地轉友為敵。現在是時候進行正面較量了。
國王毅然撕破虛偽的面紗,公然向西班牙宣戰。這也等於和迦太基人交惡,果不其然,迦太基立刻中斷同馬其頓王國所有的貿易及聯絡。
阿洛尤斯現在根本不怕戰爭,準確地說他渴望戰爭。
生來好戰的他,離不開軍隊。如今有長子波達雷里奧斯為他守衛政權,運送補給,保證大後方。他可以一心一意去研究作戰了。
另一方面,他手下集結了大批軍隊。曾經東西線、南北線的精銳盡收麾下,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。如此規模的部隊,消耗也十分驚人。
馬其頓王國不僅維持、發展軍隊,還在不斷擴建海軍。軍費日益攀升,時常出現入不敷出的財政狀況。
因此,阿洛尤斯需要不斷進行擴張掠奪戰爭,從而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。
以前,東進北擴,是防守反擊。血拼羅馬是反抗侵略。
與西歐蠻族聯盟戰爭的目的,則不是那麼清晰了。最初是蠻族人無理取鬧,逼馬其頓人出手的。但是發動全面反攻後,入侵荒蠻之地,馬其頓王國實際上並沒有撈到什麼好處。不僅戰爭消耗人力物資,戰後還需要投入新的建設專案。
為此,無論出於軍事、經濟或道義等目的,本土王國出資修路架橋,幫助落後地區發展。這些都加重了王國的經濟負擔。
馬其頓不可能為了節約支出而裁減軍隊,那就只好讓他們出去“創造”價值。所謂“創造價值”,並非靠腳踏實地的生產創造出來,而透過資源的再分配的方式。對別國來說,就是掠奪。
眼下佔領西班牙只是征服不列顛的前提條件,搗毀不列顛海盜的老巢也只是安定西歐之必須。而進攻迦太基共和國才是阿洛尤斯此次戰爭的最終方向,因為那裡有大量的財富。有句很現實的名言:
“財富永遠是戰爭的推動力。”
阿洛尤斯仍然在阿萊西亞軍營停留了一段時間。他需要整合軍團,補充、準備軍事物資,進行戰略安排。
期間他的弟弟阿那克薩克索斯為他進獻了兩位絕色美人。她們一個來自不列顛,一個來自高盧,異域風情的年輕女郎實在是太具誘惑力。英雄難渡美人關,阿洛尤斯干脆將其納為嬪妃。
說起阿那克薩克索斯,他才二十多歲。因為輩分大,所以是國王阿洛尤斯的堂弟。為人狡猾,善於交往拉攏人心。
他在國王面前表現得謙恭卑微,極盡諂媚之所能。稱頌國王是馬其頓最偉大的英雄,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等等。
阿洛尤斯聽著奉承話,心裡很舒服。對這個小堂弟還是蠻憐愛的。
一切準備就緒,國王起兵南征。考慮到不列顛人的威脅,他決定留下兩個二線軍團駐守諾曼底,有必要時,執行反登陸任務。
這裡本無重要據點,只因海峽對岸還有敵人,所以得撐起歐陸西北的防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