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雨瞧著還有三條燒雞腿,足夠葉清晏吃的,便接了,“當然了,便宜一文錢,奴婢都覺得有賺,反正不能按他說多少,奴婢就給多少。”
“呵呵。”葉清晏又撕了另一條燒雞腿兒,慢慢吃著,味道很懷念,是小時候帶著春雨偷跑出府時,買的燒雞味道。
“一點兒都沒變。”
“嗯,奴婢問了,以前賣燒雞的是他爺爺,他爺爺老了幹不動了,他接過攤子。用料火候都是他爺爺親傳的,所以味道也一模一樣。但奴婢覺得,孫子做的燒雞好像比爺爺的更好吃一點兒。”
“以前爺爺口味重,鹽放多了吧,這個味道淡一些,當飯吃都沒問題。”
“對。咦?這裡離明宅很近了,少爺要去看看嗎?”
“明宅……對了,蕊姬和她的孩子們住在那裡,也不知道怎麼樣了,過去瞅一眼吧。”葉清晏應道。
春雨立刻駕著馬車拐進了一條巷子裡。
而在她們的馬車離開後,又有人去買燒雞,是一個模樣年輕柔婉,衣著樸素至極的瘸腿婦人,背上揹著一個大竹筐,裡面裝著幾個捆綁好的小包袱,一手牽著一個孩子,左手男孩兒右手女孩兒。
婦人對男孩兒道:“小光,你來選一隻燒雞。”
妹妹流著哈喇子,牙牙學語,“數雞……數雞……”
“是,燒雞!”婦人糾正妹妹的發音。
“這一隻吧。”男孩兒選了一隻肥的,然後抬頭看著婦人,小小的臉龐,透著幾分精緻漂亮,可以想到長大後必然是一名俊美的少年。
婦人點頭,“好,那就它了。”
買了燒雞,娘仨也朝巷子裡走去。
巷子裡有一戶宅子,上面掛著一個匾額——明宅。
等他們娘仨走到宅子門口,發現大門開了。
婦人問男孩兒,“娘沒有關門嗎?”
男孩兒很肯定的回道:“娘有鎖門的,是不是明爺爺回來了?”
“有可能,咱們快進去吧。”
“明爺爺——”男孩兒進門後就大聲喊道。
然後就聽一道蒼老的聲音回應,“小光回來了。”
葉清晏和春雨都去了臉上的面具,坐在院子裡,一個在剝花生,一個在吃花生。
聽到小男孩兒的聲音,葉清晏嘴巴咕噥著問明伯,“你們一直一起生活嗎?”
明伯點頭,“是啊。蕊娘有一個小繡坊,白天在秀坊接活兒。我要是在宅子裡,兩個孩子也會在宅子裡,我不在時,她就帶著兩個孩子去繡坊。”
蕊姬懷裡抱著妹妹,囑咐著前面的男孩慢點跑,前後進了院子裡。
葉清晏也一年多沒見他們了,蕊姬的腿雖然還瘸著,但氣色不錯,起碼是個正常人了,不像剛見到她時,一副難民的模樣。
兩個孩子長得也白白胖胖的,特別是妹妹跟蕊姬的模樣如出一轍,長大了必然是個美人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