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早朝,耶律信持先王賜婚聖旨至金殿覲見,並帶有齊國皇帝的親筆書信,請求早日迎娶葉清晏回齊國。
群臣振奮紛紛附和,力挺耶律信,他們早有太后暗中授意,又原本反對葉清晏做皇后,現能正大光明的把葉清晏嫁掉,豈有不大力贊同的道理。
事關誠孝和兩國邦交兩頂大帽子,猝然無防之下,周縉只好答應,他無力反抗遺旨,只能放手葉清晏,但又以葉清晏久病未愈為由推遲婚期。
說葉清晏病好後才能啟程,否則旅途顛簸,恐病情加重。
而實際上當晚便派出大批親衛暗殺耶律信,卻沒想到耶律信的武功出乎預料的好。
一夜激戰親衛們死傷無數,卻只劃傷了耶律信的手臂,鎩羽而歸。
第二天,太后密詔葉清晏商量對策,說她以前小瞧了周縉,沒想到他如此膽大妄為,心狠狠辣,居然不怕世人詬病,冒兩國交惡的風險,在京城就對耶律信痛下殺手。
葉清晏苦笑,心下不以為然。
周縉以前的無能形象太深入人心,現在本來面目出現,但一時間眾人還是難以扭轉觀念,認為他愚蠢好欺,庸碌無能,自然會吃大虧。
太后擔心周縉一擊未成,會再派更厲害的殺手。
這是京城,周縉是皇帝,佔盡天時地利人和。耶律信武功再高,到底強龍難壓地頭蛇,結果可想而知。所以,一要設法阻止周縉再施殺手,二要葉清晏和耶律信儘快離開京城、
太后眉頭緊鎖,臉色陰沉,周縉既然連先王旨意都敢陽奉陰違,還有什麼能震懾住他?思來想去,也無妥善辦法解開時下僵局。
葉清晏不能在安壽宮呆太久,商議無果只能先離開。
因為思考事情,所以只顧低頭走路,差點和行色匆匆的袁泰在轉角處撞在一起。
“急匆匆的,你這是要去那裡?”
袁泰面有難色的道:“陛下交代我去辦事,小姐還是不知道的好。”
葉清晏微微揚眉,試探的道:“和我有關?”
袁泰遲疑一瞬,輕輕點了點頭。
葉清晏凝重道:“他派你去殺耶律信?”
袁泰詫異的脫口而出道:“小姐怎麼知道,陛下告訴您的?”
葉清晏將錯就錯,為了套訊息,答非所問的道:“他居然讓你親自帶人……”
袁泰上當,四顧無人小聲道:“不是我帶人去,我的身份不易出面,陛下是讓我去聯絡殺手。”
“周縉在那?我有事找他。”
很好,條件有了,可以破了!
“陛下在仁政殿……”
袁泰略一思索,道:“夜小姐,您還是等等再去吧。”
“為什麼?”
袁泰善意道:“陛下在和諸位大人議事,您此時過去恐怕不便。”
葉清晏心思電轉,立刻明白了袁泰的意思,她上次在朝廷爭辯,令這些人對她定是分外眼紅。
“多謝提醒,我會見機行事的,你放心去做你的事吧。”
袁泰著實是難以放心的。